大河网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2025-09-12大河网-河南日报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郑州中央商务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摄

  本报讯(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聂辉)9月1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均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较强代表性。

  记者在吹风会现场了解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有关部署,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全文向社会公布。

  在吹风会上,李春临表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已实现了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发育还不充分,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李春临介绍,此次改革试点是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围绕当前要素市场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探路作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分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

  李春临介绍,各地区试点方案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具体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如何支持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

  ●土地要素方面

  自然资源部:将指导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与高效配置

  ●技术要素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围绕“建机制、搭平台、优生态、促开放”,深入推进技术市场改革,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数据要素方面

  国家数据局:将结合数据产权等制度建设,支持有关政策、工程等优先在10个试点地区落地,及时总结经验,推动“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人力资源要素方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指导试点地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有序流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要素作用,推动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

  ●资本要素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为什么选这十个地区

  ●本次部署的10个试点地区发展基础较好,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基础好、牵引性强,有助于探索各类要素资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高效配置的路径,也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重要改革支撑

  要素涵盖哪些范围

  ●传统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新型要素

  数据、算力、空域等

  资料来源:新华社

  制图:单莉伟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