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政”解丨AI赋能新型工业化,河南行动方案公布!

2025-09-15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为起重机装上“智慧大脑”,实现高效智能的无人化操作;借力数智大模型,大大降低冷链企业运营成本;构建万兆矿山“数字高速公路”,煤矿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27年,河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

AI+制造业

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通过AI赋能实现生产流程优化、效率提升与质量升级。

图纸设计准确率和及时率提高60%、售后知识库秒级响应、营销数字人7x24小时贴心服务……卫华集团最新研发的WEIHUA起重AI平台深度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打造了起重机领域的垂直智能平台。

人工智能赋能起重机产业,通过智能化升级,使其成为高效、安全的强大工具,从而让世界变得更加“轻松”。该集团还建设了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自主研发“WEIHUA起重管家”,基于工业大数据实现故障预警,对起重机进行全方位诊断,充分保障起重机的使用安全,形成多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

WEIHUA起重管家数字化平台。(大河网资料图)

当前,人工智能正赋能产业全方位转型,《行动方案》提出,围绕“7+28+N”产业链群编制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场景图谱,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要素清单),分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中,在先进装备产业,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慧设备智能化辅助设计,发展远程运维和大规模定制新模式,实现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互联新型装备,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研发能力。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AI扮演着黏合剂的角色,二者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AI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协同制造。

企业生出“智慧基因”

AI融进企业生产全流程

10秒钟出效果图、一键生成多种类装修风格、个性化定制家居……在郑州的大信家居,输入所在城市和小区名称,选择购买的户型,与之匹配的多种装修风格和方案便呈现在眼前。确认方案后,系统一键生成生产指令,直接驱动智能化生产单元“开工”。

大信家居“家设计工厂”。

作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大信家居以大数据为依据,以自主研发的软件为支撑,围绕家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场景交互式体验、模块化组合设计、端到端全方位服务等内容,成为智能制造模式创新样本。其独创的“易简”大规模个性化模块化智能制造模式,大大降低了定制家居成本,已惠及超过十万组家庭。

《行动方案》指出,要聚焦产品从概念到生产快速转化,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发展协同研发设计。同时,要发展数字人、商品三维模型等应用,提供实时咨询和产品定制服务。

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人工智能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在河南钢铁集团,安全员利用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的“双重预防”模块,在线记录巡检任务、发现隐患并及时作出整改,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生产效率。这得益于该集团打造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该平台集合风险监测预警模块、安全基础管理模块、消防安全模块于一体,让全流程生产工序中的安全数据汇聚到系统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诊断”,从海量信息里揪出潜在风险,让风险可知、可视、可溯、可控,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全面系统的智能化安全管控。

《行动方案》提出,要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化人工智能在企业全流程的应用。在安全生产方面,要以隐患分析、实时监测和应急管理为重点,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展生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生产环境,实现安全隐患量化评估和科学预防。

打造工业大模型

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

大模型是 AI 赋能产业的 “核心引擎”。其中,工业大模型具备参数规模大、泛化能力强和支持多模态等特征,能够重塑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全链条各环节,为工业生产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已成为垂直领域大模型的重点研发方向。

 去年12月,河南省公布了首批4个工业大模型,豫信电科研发的工业视觉大模型“中原智造”、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位列其中。

“中原智造”大模型可实现对生产制造工艺缺陷的位置确认、像素确认、类型确认、量化确认,能够覆盖3C、锂电、光伏、汽车、半导体等多产品多场景的外观质检。“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依托华鼎SaaS平台的数字化能力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食品冷链效率的系统性提升,应用以来,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最高可降低20%,单车调度响应时间从一小时缩短至秒级,日处理订单量提升127%,同时因温度不达标导致的货损率下降13%。

华鼎冷链数字化展厅。(大河网资料图)

工业大模型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对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提出,围绕算力和网络设施、数据资源、大模型等领域,强化要素供给,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其中明确,要打造工业大模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现代轻纺、煤炭等8个重点行业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仓储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7个关键环节,打造“8×7”工业大模型矩阵。

业内专家指出,人工智能需深度融入制造业核心环节,着力提升研发设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方案的智能生成与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同时,要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底座,加强数据、算力、算法等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构建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开发适配不同行业与工艺场景的专用算法模型,从而推动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李连凡 田佳宁 秦臻)

编辑:陈静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