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质量手记|走进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95%良种率+99%检测合格率 守护“北菜南运”金字招牌
大河网讯 作为本次“质量甘肃”媒体行东线第一站,采访前就听闻兰州榆中高原夏菜的名气——全国三大“北菜南运”基地、“甘味”金字招牌、品牌价值近59亿元……这些标签总让我好奇:这棵从黄土高原长出来的蔬菜,到底凭啥走南闯北?来到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跟着工作人员转了一圈,才算摸清了它的“品质修炼秘籍”。
据了解,榆中县凭借独特的海拔与气候优势,孕育出享誉全国的高原夏菜。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这里不仅是全国三大“北菜南运”基地之一,更以全产业链的质量把控,让“榆中味道”走向全国60多个城市,并远销东南亚,书写着陇原大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在交易中心,青梗松花菜、大白菜等满场的翠绿新鲜蔬菜映入眼帘,菜农们正忙着给新鲜蔬菜装箱运走。“我们从品种源头严格把关,连续7届举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累计引进8000多个新品种,筛选推广200多个适销品种,现在全县蔬菜良种率超95%,优质精细菜占比达30%以上。”榆中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股股长邸维利的话,道出了榆中夏菜“品质过硬”的根基。
科技是质量的“加速器”
榆中县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选派50名专家包村服务100个脱贫村,还成立了甘肃康源高原夏菜产业研究院,汇聚中科院及省内外高校专家破解技术瓶颈。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的推广、6.67万亩省级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成,让“标准化”贯穿种植全过程。如今,全县30多个标准化基地、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优质蔬菜。
“舌尖上的安全”是底线
为守住质量防线,当地为20个蔬菜主产乡镇配备231名质量安全协管员,建成68个检测站、88个追溯点,164家投入品经营企业实现电子台账管理,通过“互联网+监管”形成“投入无违禁、监管无盲区、质量可追溯”的格局,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品牌与冷链是关键
“榆中大白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榆中菜花”获评“最受欢迎农产品”,“兰州高原夏菜”品牌价值达58.99亿元……一个个“甘味”品牌的崛起离不开线上线下的持续推广。而总投资4.2亿元建成的116家保鲜库,形成静态贮藏16万吨的能力,让榆中成为西北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年外销130多万吨夏菜,90%销往长三角、珠三角,10%出口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如今,榆中县正加快构建“3+2+N”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拓高原夏菜“前展后延强中间全产业链发展”4.0版。这片土地上,50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近6万农户增收,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民收入来自蔬菜产业,高原夏菜不仅成为榆中质量强县的“代表作”,更成为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的“致富菜”。(图片/每日甘肃网 文/桂任笑)
编辑:申久燕 审核 :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