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第六届民族男高音公益演唱会在郑州唱响

2025-09-17大河网

大河网讯 当融融的秋色染上了中原大地,绿城郑州一派欣欣向荣。9月16日,“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中裕之夜・第六届民族男高音公益演唱会” 在此震撼开唱。

这场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主办,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支持的享誉全国的民族音乐盛会,首次来到中原大地,以纯粹的声乐魅力与深厚的文化情怀,在黄河之滨奏响民族音乐的时代强音。

老中青三代歌者的接力传唱,串联起河南2000 余年的古韵与新时代民族声乐的新声,为郑州这座 “乐韵千年” 的城市献上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活力的视听盛宴。

三代歌者同台 群星闪耀中原舞台

“此次演唱会选择在郑州举办,是因为这片土地流淌着华夏音乐最古老的血脉。从新郑编钟的古老回响到今天的民族声乐高歌,河南的音乐土壤从未停止孕育感动。” 演唱会总策划、总监制,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哈尔滨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郁钧剑动情地说。

此次男高音演唱会延续了在北京、上海、成都、哈尔滨等地前五届 “人才接力” 的核心特色,聚集了全国各地优秀民族男高音演唱者数百人,并以 “60 后” 领军人物吕继宏为标杆,“70后”“80 后” 中坚力量刘和刚、谭学胜、陈永峰、吕宏伟、穆维平、王志昕、胡栓栓、王昭璋等为骨干,集结了于海洋、张明旭、曾勇、孔庆学、冯金伟、庄云龙、吉天、邓超然、王梓源、郁留成、王饼等一大批 “90 后”“00 后” 民族声乐新生力量,形成了跨越代际的演唱矩阵。

特邀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张也、王庆爽以及周彬惊艳亮相。殷秀梅的《阔步新时代》气势磅礴,张也的《祖国你好》温婉动人,王庆爽的《谁不说俺家乡好》以及河南籍周彬演唱的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演唱会注入多元声乐魅力。整场演出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80人的河南交响乐团现场演奏,100人的河南省合唱联盟合唱团伴唱。

在演唱会上,10多名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旅部展演奖得主以及在读民族声乐博士生将轮番登场,以扎实的唱功与独特的演绎风格,展现民族声乐的中坚力量。

千年文脉为基 演唱会赋能河南音乐发展

此次演唱会落地郑州,并非偶然。

这座城市有着绵延两千余年的音乐历史,是华夏音乐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郑风》便以婉转优美的曲调,记录下郑州地区的民风民情与音乐风貌,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如今,在河南博物院等场馆中,新郑编钟、兔形陶埙、陶铃等众多音乐类文物静静陈列,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彰显着郑州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些珍贵的文物,为郑州现代音乐建设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文化根基,也让这座城市成为举办民族声乐盛会的理想之地。

依托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演唱会的旋律与中原大地形成了自然的情感共鸣。尤其是演唱会中有一组男声合唱,将八首表现河南大地人文景观的歌曲——《少林,少林》《编花篮》《再见了,大别山》《谁说女子不如男》《牧羊曲》《绒花》《朝阳沟》《我们是黄河泰山》“串烧”在一起,既展现民族声乐的广博包容,也通过对共同情感的表达贴近河南听众。演唱会尾声全体演员合唱的《保卫黄河》,是对中原大地,更是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赞颂,气势磅礴地点燃了全场高潮。

“郑州的泥土里,藏着华夏音乐最早的音符,这里既能为民族声乐提供扎根的土壤,也能让年轻歌者从历史中汲取创作灵感。”郁钧剑表示。

公益惠民暖人心 民族声乐之花灿烂绽放

此次演唱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音乐人才的交流与培育。

记者了解到,演唱会2000余张门票全部赠予河南各地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及文化机构等,让民族声乐的学习者、爱好者齐聚一堂现场观摩、交流学习。

此外,作为公益演唱会,本次活动除在河南省人民会堂现场演出外,还在多家平台同步直播,为的就是让民族唱法更多地贴近大众、扎根大地,让民族声乐更好地传承发展、万古流芳。(李东宝/文 黄小一 陈亚伟/图)

编辑:祝萍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