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晒成绩单 过去两年半河南文化企业营收4944亿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9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回望五年来河南文旅耕耘收获之路。
“十四五”以来,河南聚焦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走出一条顺势融合、蓄势赋能、乘势而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凝聚发展合力,文旅文创融合新格局全面构建
河南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提出建设文旅强省、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目标任务,出台土地、金融、财政、体育、交通和文物保护利用、文旅产业发展、扩大文旅消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领与支撑。
文旅深度融合成效明显,全省400余家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开展研学旅游,“非遗进景区”“演艺进景区”融入35个旅游休闲街区、18个旅游度假区、269个A级景区,万岁山、只有河南等成为全国文旅融合样板。文旅+百业全面融合加速推进,与教科农体交等11个行业耦合催生120多个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1万余公里旅游公路把200多家4A级景区串珠成链,许昌胖东来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演唱会去旅游”成为引客入豫“顶流”。
守护历史根脉,文化瑰宝传承新体系加快推进
河南成功举办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以及大河文明论坛、世界古都论坛,构筑了文明交流互鉴重要平台。争取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落地我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机构改革、河南博物院总分院制改革取得突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成果丰硕,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等9项考古成果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舞阳贾湖遗址等14项考古成果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隋唐洛阳城等8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庙底沟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等17个博物馆建成开放,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中原文化特色博物馆体系。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加强,18个地市均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全省建成非遗展示传习示范馆133个、非遗工坊529个、非遗主题空间50个,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名,宝丰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守护历史文脉打下坚实基础。
扩大优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新效能充分释放
着眼创新发展,指导郑州、信阳、焦作等地进行试点,在“文产特派员”“乡村文采会”“文创产品开发”“公共文化场馆两权分置”“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5个方面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立足高原勇攀高峰,创作推出《大河安澜》《鲁镇》《老家》等戏曲精品,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共10个剧目(节目)获得国家级奖项。实施“舞台艺术送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惠民行动,每年惠民演出达3万多场、惠及观众3000多万。
在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00多个,注册乡村文化合作社1万多家,“文化豫约”平台用户达560万人,全省年均开展“豫出彩·一起来”群众文化活动30万场、惠及群众近1亿人次。
推动转型升级,文化旅游发展新空间纵深拓展
黄河、大运河、长征、长城四大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协调推进,初步构建起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
重塑郑汴洛安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新创4个5A级、55个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1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国家级、28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2个国家级、69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四大古都旅游人次占比超过45%。重构“三山一河”生态观光旅游体系,累计建成等级民宿319家,评定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3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44个,修武、林州、新县等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登封、栾川、中牟3县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持续实施“百大标识”数字化工程,建成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60个,推出《寻迹洛神赋》《再见大邑商》《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等数字文旅新场景52个,“一机游河南”智慧文旅平台用户达1300万人。
夯实发展基础,文化旅游产业新链条持续延伸
出台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发展旅游装备、演艺演出、交通旅游、体育旅游等8个产业链群。截至2025年上半年,文化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增加到47万户,其中文化企业40万户,旅游企业7万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2%。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4944亿元,年均增长5.2%以上。
今年上半年,文化核心领域6大行业中,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1%、10.3%和16.5%。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表现亮眼,2024年实现营收389.13亿元,同比增长25.7%,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4.89亿元,同比增长20.5%。
擦亮品牌形象,文旅市场新消费日益火爆
坚持以“老家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持续擦亮河南文旅形象。组织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等主题宣传活动200多场,以及“欢乐春节”“茶和天下”“文明的光旅”“境外旅行商踩线”等入境游推介活动60多场,有效带动了全省康养、避暑、露营、夜游、演艺、美食等新文旅市场消费。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7.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8%、7%。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