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型 指尖成形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代表团现场演示钧瓷蒙眼拉坯的绝活儿。杨帆 摄
□本报记者 杨凌 王向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蒙着双眼,陶瓷大师的双手却能精准探入飞转的泥坯,让泥坯仿佛被注入生命一般,自如地攀升、延展、收口……不大工夫,一个线条流畅、韵味十足的钧瓷茶杯坯料出现在眼前,赢得观众一片叫好声。
9月20日下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绝活展示区,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郭君健搅动一方古朴的石质轮盘,给大家带来钧瓷蒙眼拉坯的绝活show。
拉坯本就是一门需要眼、手、心高度协调的技艺,即使在双眼可见的情况下,匠人也必须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而郭君健却要蒙上双眼,仅凭双手感知制出精美的钧瓷坯料,其难度可想而知。
艺高人胆大,郭君健甚至要和机械一较高下:舞台一侧,电动拉坯机上的葫芦瓶规整对称,体现着机械的精确之美;而郭君健继续蒙眼操作,手中诞生的葫芦坯料却充满艺术的神韵——正如中国画中的“工笔”与“写意”,前者严谨求形,后者随心赋神。
“为追求泥与器的极致融合,中原的匠人在古代就开始尝试蒙眼拉坯。”郭君健说,钧瓷蒙眼拉坯不依赖视觉,全靠十五年磨一剑的“手感”与“心感”,这并非刻意炫技,背后是中国传统技艺对“气、形、神、韵”合一的极致追求。
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自古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闻名于世。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匠人与泥土的深度对话,是岁月沉淀的感悟通过指尖的修行。
编辑: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