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13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新榜单 济源企业何以独占3席
□本报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新榜单,我省共有13家企业上榜。其中,济源企业独占3席,分别是豫光金铅(283名)、金利金铅(420名)、万洋冶炼(497名)。
人口数量少、地域面积小……年轻的济源示范区何以能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独占3席?
不少济源企业职工称,这是因为“墙内的事情企业来做,墙外的服务政府来做”,而行政机关的干部职工们给出的答案则是:政企同心,内外兼修。
外优服务 墙外助推墙内壮
顺着“外”的路径,记者深入济源示范区管委会、高新区、营商办等单位及各企业,一探究竟。记者了解到,在企业的围墙之外,政府除了多维度提升助企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人多次提到一句话——“十百千”行动,功不可没。
什么是“十百千”?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济源示范区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局长李军华介绍,将年营收超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按五个“梯队”向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企业“进阶升级”,“力争到2030年,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超80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
济源何以有如此气魄?据介绍,虽然济源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化水平超过70%,但随着省内其他省辖市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崛起,“追兵趋近,标兵趋远”的危机感愈发紧迫。经过深入调研,济源的决策层开出了“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的新“菜单”,旨在推动企业的规模实力在整体上“破茧迭代”。
该项行动通过济源四大班子27名领导直接“包联”指定企业当好“首席服务员”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扫平了“外围”障碍。超百亿元培育企业河南恒通化工集团董事长孙有才自信地表示:“力争到2030年再造一个新恒通。”
豫光金铅则向全年千亿元的目标发起全面冲刺。
内强创新 墙内开花墙外香
顺着“内”的思路,记者深入不同企业内部了解“内情”。9月18日,在豫光金铅洁净度达1万级的无尘车间,厚度仅有4微米的铜箔正从生箔机中缓缓产出。一名技术人员说:“由于这种高端锂电铜箔是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所以被业界誉为电子产品的‘神经网络’。”
记者在该企业极具科幻感的科技中心展厅看到,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构建起以高纯金属、铅锌合金、新能源、稀贵稀散金属四大新材料产业链,其中7N超纯碲、7N高纯镉已达到行业最高水准,铅锌合金产品种类已突破260种,电解铜箔、三元前驱体等新能源材料已初具规模,稀贵稀散金属种类已拓展至16种,锑、铋、锡、碲等小金属上半年创效高达2.1亿元。
作为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多年的豫光金铅,正以非凡的胆略直指国家半导体原材料等多个“卡脖子”难题,谋划了29个重点项目群。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全部达产后,将为2030年实现“双千亿”目标、冲击“世界企业500强”筑牢根基。
记者从省科技厅发布的《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中看到,济源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已跻身全省第5位。
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将继续外优服务,助力企业内强创新,推动更多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新动能。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