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省测绘条例》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2025-09-23大河网

大河网讯 测绘工作看似与我们生活无关,实则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灾害应急救援,从智慧出行导航到生态环境保护,都离不开精准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访谈现场。

近日,《河南省测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突出亮点?将如何改变百姓生活?9月23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王军胜、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武永斌做客河南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王军胜。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武永斌。

技术变革驱动条例修订

破解痛点构建测绘“新格局”

“测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支撑治国理政、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王军胜介绍,现行《河南省测绘管理条例》自2004年修订实施以来,已走过21个年头。随着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实景三维等新型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和人民群众对智慧生活新期待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特别是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后,新增加了地理信息安全、成果社会化应用等内容,急需河南结合地方实际,将上位法要求转化为具体制度,并将我省近年来在测绘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通过立法加以固化。”王军胜说。

“修订过程中,我们始终聚焦行业痛点、民生需求,力求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王军胜介绍,《条例》重点针对四大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从“分散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

针对职责边界模糊、协同不足问题,《条例》打破“条块分割”,构建“省级统筹、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立体化责任框架,明确县级以上政府职责,细化多部门分工。面对基础测绘成果更新滞后,则明确未规定周期成果的更新时限,压缩部分成果更新频率,建立弹性更新机制,确保重点区域和领域成果及时更新,动态匹配现实需求。完善“强制性 + 鼓励性”汇交机制,推动数据“应汇尽汇、充分共享”。推行“多测合一”改革,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阶段“一家完成”、成果“只提一次”,减少工程建设项目重复测绘,优化营商环境。

测绘赋能各行各业

"数字之手"绘就智慧蓝图

测绘工作赋能各行各业,服务千家万户。

武永斌介绍,新《条例》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动测绘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融合融通。这在民生领域的直接体现就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条例》推行“多测合一”,避免重复测绘,可显著提升审批效率。同时,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互通,将为不动产登记、城乡规划等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让百姓办事流程更简化、更便捷。

“以后我们开车导航、手机定位,可能会更精准、更可靠。”武永斌介绍,《条例》明确规定,要建立统一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并向社会免费提供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这意味着,无论是日常出行、物流配送还是共享单车停放,依托这一公共服务,各类导航和位置服务的精度将得到底层技术支撑,公众能享受更高质量的定位体验。

未来,河南百姓的数字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查找周边的养老托育机构、规划文化旅游路线,还是享受个性化的购物消费、智慧家政服务,背后都有精准时空信息的支撑。武永斌指出,《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构建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条例》还关注到低空经济这一新业态,明确要为低空飞行器的航路规划、导航定位等提供精准地理信息服务。这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杨露露 摄

“此外,面对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以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北斗导航等为主的新型测绘,在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永斌说,目前,省级层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测绘应急保障体系。本次《条例》的修订,明确要求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测绘保障机制。这将有助于提升全省的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智慧出行到应急救援,从物流配送到便民服务,《条例》将以“数字之手”为百姓绘就一幅“精准、便捷、安全”的智慧生活蓝图。

推进实景三维河南建设

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全域监测服务体系

在兰考,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在农田实现精准播种,行距均匀如“尺子量过”;在安阳,无人机携带着紧急审批文件腾空而起,原本半小时车程,如今10分钟就能送达;在鹤壁,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地磁传感器实时采集空车位数据,同步推送至智慧屏及导航App,车主平均寻位时间缩短60%……

河南省遥感院的M300无人机。 杨露露 摄

当前人工智能、北斗导航、无人机测绘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让测绘更好助力数字河南、智慧河南建设?

武永斌介绍,我省将不断丰富时空数据资源的建设和供给。加快推进实景三维河南建设,实现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的全省覆盖及年度更新、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城镇开发边界范围覆盖和年度更新,按需推动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推动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线数据的建设和更新,持续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与城乡建设、交通、能源、水利、农业、民政等行业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利用,不断丰富数据要素供给。

同时,以实景三维河南为时空基底,依托“河南一号”卫星资源、“天眼”地面摄像头资源和无人机测绘资源,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全域监测服务体系,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全程监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河南还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动地理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经济、服务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深入开展《条例》宣传培训,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开展测绘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新型基础测绘数据要素供给,为数智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落实落细各项制度,守牢数据安全底线。”王军胜说。(文/何山 杨露露 郭栩汝 主持人/李艺玮 摄像/牧堃 摄影/李思豫  导播、剪辑/刘晓明 海报/胡瀚泽)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