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丨新兴产业 蓄能未来
9月26日,在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安阳展区,多款无人机进行现场展示。本报记者 王铮 摄
80个项目签约为河南带来什么
□本报记者 王歌
“请郑州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开封市拓普汽车内饰生产项目、洛阳市科创产业园项目的签约代表登台……”9月26日举行的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开幕式上,80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为河南迈入“十五五”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作为我省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本届投洽会聚焦服务河南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务实、精准与高效。“在大会召开之前,我省聚焦‘五个强省’建设,充分结合河南优势产业,广泛汇集资源,筛选了一批优质项目,为投资者布局中原提供机遇。”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前期洽谈对接,268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遴选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现场签约,充分体现出本次大会的牵引作用。
仔细翻阅现场签约项目清单,这些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我省优势产业领域,结构上呈现出新、优、绿等特点。据了解,本次现场签约项目中,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80%,反映出河南在产业升级转型上的清晰路径。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颇受关注。在本届投洽会的现场签约项目中,环保与循环经济领域看点颇多。
永道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在郑州航空港区投资40亿元建设环保装备制造项目,覆盖污水装备制造、危废、节能环保的全产业链条。“预期项目建成后,公司的节能环保装备可以从河南走向全国、销往海外。期待我们能在河南打造出节能环保装备标杆企业和示范项目。”该公司董事长钟立钊表示。
引人关注的还有落户新乡的循环经济低碳数字化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在延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包括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及拆解产物深加工、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等。“新乡的锂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产业基础较好,与我们的项目高度契合,希望通过该基地的建设有效衔接上下游资源,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项目签约代表、深圳市爱博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贠飞说。
新能源产业是当前的热门赛道,此次大会上,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驻马店达成合作,拟建设电芯生产项目;德萨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在济源落地新能源专用车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产值超过15亿元。这些项目的集中签约,反映出河南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吸引力,将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着眼前瞻领域,本届投洽会签约项目中,也有项目服务于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从家用缝制设备起家的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现在已成为智能化服装装备行业的领军者。今年,他们计划在商丘市投资建设杰克服装机械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我们看中河南的广阔市场以及深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期待这个项目能够助力本地服装企业降本增效,向‘智造’转型。”该公司董事长阮福德说。
相信这批优质项目的签约落地,必将带动河南产业链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锻造河南新“食”力
□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吴海舒
食品产业如何向新而行?河南食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9月26日下午,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专场对接活动之一的食品安全与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在郑州举行,行业专家、食企代表共话食安及标准建设,助力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食品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科技创新浪潮风起云涌,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显著,筑牢食品安全底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共同肩负的时代使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说。
河南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是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漯河市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基地,食品产业的规模已达2500亿元。在推动食品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漯河有何创新之举?
“位于漯河的中原食品实验室目前有14位院士领衔的超强科学家团队,与品牌企业、高校联合建成协同创新中心及合作实验室38个,其中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
“漯河正积极布局营养健康、食药同源、‘三减三健’健康食品等领域,大力发展‘益生菌+’、微生物蛋白等新兴产业,推动‘食品+’融合发展……”会上,漯河市有关负责人亮出当地食品产业成绩单,并发布了最新一批科研成果。
未来食品安全治理方向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认为,食品安全治理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政府、企业、公众都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合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应该是融在食品工业血液中的东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副研究员刘鹏认为,河南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食品产业发展高地。
解码新能源汽车未来新场景
□本报记者 黄岱昕
未来新能源汽车什么样?业内专家的回答是:更智能、更舒适、更安全。
9月26日,作为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系列活动之一,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合作交流会在郑州举行。来自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新趋势,共谋智能生态新未来。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家车企代表为大家描绘了智能网联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形态与功能。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总部长杨耀辉介绍,新能源汽车客户需要像家一样的车,安心、舒适、智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战略与产业副总裁贾飞表示,汽车智能化的前提是安全。华为正着力打造更聪明的系统,助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会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被嘉宾反复提及。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特聘副院长张祖峰指出,大模型已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神经中枢,未来大模型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河南如何拓展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张秀介绍,我省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进程,深入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创造条件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同时,积极布局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提升河南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活动现场,郑州经开区向业界“大佬”们发出邀约。“全区已形成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郑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波推介时说,该区集聚了上汽、宇通等4家整车厂,7家专用车厂,以及近30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相信会成为企业家实现梦想的热土。
河南生物医药向新又向质
□本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慧丽 实习生 林志楠
9月26日,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创新药与现代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河南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的发展活力,获得参会嘉宾一致好评。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省医学科学院已引进12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落地中原纳米酶、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等5家省级实验室,设立11个临床研究所。
在焦作,健康元是全球最大的头孢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其关键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在南阳,中药材传统产区正以宛西制药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抗生素原料药等产业。
中国美国商会副会长马琼娜在致辞中说:“从完善的临床资源,到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再到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河南正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生态。”
恒瑞医药集团副总裁徐宜富表示,他们有意投资河南,助力河南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河南生物医药发展,何以实现向新又向质?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医疗大省,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此外,河南以航空为先导、“米”字形高铁为骨架、高速公路为支撑的高品质快速交通网加快形成,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这使得河南不仅具有自主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有利条件,而且具备承接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合作交流会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航空港将持续加强与商务、卫生健康、医保、药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赋能全省创新药与现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插图:王伟宾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