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丨豫见马来 携手东盟
9月26日,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马来西亚主宾国展区。本报记者 王铮 摄
中国(河南)—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交流活动举行
你来我往豫马相约再启新程
□本报记者 沈剑奇 童林
以诚相交的朋友,总是你来我往。
9月26日,中国(河南)—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郑州举行,马来西亚政府和驻华使领馆人员、商协会代表、企业代表,河南省各省辖市代表团、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共300多人参加,为豫马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注入新动能。
马来西亚作为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的主宾国,成为大会焦点。就在上周,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吉隆坡成功举办。此次豫马再度相约,友谊持续升温,合作愈加紧密。
切水不断友谊甜比榴莲
“马来西亚是对中国人最友好的国家之一,每到一处,你都能看到他们对中国人的笑脸。同时,马来西亚人的汉语也普遍很好,非常适合中国企业投资兴业。”活动主持人、省政府外办主任梁杰一回顾自己多次到访马来西亚的经历,引发现场嘉宾的共鸣。
中马两国“切水不断”的友谊,比榴莲更甜。经贸合作,则是河南与马来西亚友谊最生动的写照。
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诺曼说:“近年来我们与河南的合作,推动本地区乃至全球贸易都取得了显著增长,这不仅反映了双方的经济潜力,更体现了我们之间的信任、承诺和共同愿景。”
这场双向奔赴,带动豫马互联互通,也促进民心相通——空中,郑州—吉隆坡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马来西亚的热带水果从采摘到摆上郑州的超市货架仅需24小时;海上,郑州通过铁海联运与马来西亚巴生港、槟城港等港口无缝衔接,比传统海运时效提升30%以上。
携手共进合作硕果盈枝
100位,是参加此次投洽会的马来西亚沙巴州企业家的数量。沙巴州前首席部长杨德利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务实合作切实带动众多地区经济繁荣,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机遇和借鉴。”
近年来,豫马合作硕果盈枝。活动上,这份成绩单又增添了新的一页——马来西亚河南展销中心启动,将为马来西亚优质商品搭建前店展示、后仓集散、店商分销的一体化平台;4份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包括河南和丽园国际学校落地、沙巴农业示范园项目等;一批企业现场面对面洽谈对接、共谋发展……
“郑州将以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让大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经营省心、生活舒心,共同谱写郑马合作新篇章。”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发出热情邀约。
云帆高张奔赴共赢未来
豫马牵手,情投意合。“作为中国经济大省,河南历史文化悠久、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我们非常看好与河南多领域的深度合作。”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前任总会长张润安说,特别是在农业、食品、枢纽经济、物流等领域,双方合作前景可期。
古晋南市市长黄鸿圣也有同感。他感慨:“古晋南市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和面向东盟市场的地缘优势,而河南则具备很强的产业链与物流体系,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马来西亚谚语讲:“勤勉不息,日久成山。”中国人道:“撒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活动有期,合作无限,豫马之间双向赋能、双向奔赴的故事,还将不断续写新篇。
东盟成河南最大贸易伙伴背后的金融力量
□本报记者 李鹏
河南与东盟长期保持经济相融、人文相通,东盟也是近年来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深度合作背后,有哪些金融之力在支撑?9月26日,300余位海内外金融学家和资深专家、政金企代表齐聚郑州,共商金融开放创新路径,共绘区域合作发展蓝图。
作为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重要活动之一,“郑州国际金融发展对话”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交流活动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商务厅主办,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等单位承办。
聚焦河南与东盟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河南与东盟农业资源互补性强、产业梯度差异大,双方可进一步实现物流通道先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则认为,围绕河南特色产业,在加深与东盟市场合作的基础上,要加强农产品产业链以及制造业产业链等金融服务创新。
高端对话环节围绕“金融创新/跨境金融赋能河南—东盟区域大市场”这一主题展开。
“这一轮中资企业‘走出去’更多是为了开拓当地市场。企业出海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会看到一批优秀的中国跨国公司成长起来。”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说。柬埔寨财经部政策局副局长蒋国丰认为,通过将信贷、供应链金融和结算工具与进入东盟市场企业的需求相对接,河南金融机构正在真正创造价值。作为企业代表,安图生物董事长苗拥军希望金融机构能进一步完善海外业务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让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更加便利,实现“郑州一点通全球”。
银保携手,“豫”见未来。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现场,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人保财险河南分公司联合发布了支持河南跨境贸易行动方案,银行与保险的创新融合将成为赋能跨境贸易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在签约环节,郑州市政府与中银、工银、农银、建信、交银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为郑州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提供多元资本支持。此外,中国银行万象分行、胡志明市分行等境外分支机构分别与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恒星科技股份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机构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豫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
马来西亚展区洋溢合作暖意
□本报记者 童林 沈剑奇
9月26日上午,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展览展示同期面向公众开放。作为本届投洽会主宾国,马来西亚展区以其国旗的红、白、蓝为主色调,格外醒目。
“这个手工艺品的灵感来自马来西亚沙巴的大王花——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这是我们第一次把它带到国外参展。”在马来西亚展区艺美手工艺品展台,负责人陈慧琴向观众介绍,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吸引了不少中外观众驻足欣赏。
走进展区,浓郁的白咖啡香气扑鼻而来,燕窝、奶茶、白胡椒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本届投洽会马来西亚主宾国展区,由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牵头组织的20余家优质企业带来的特色食品、工艺品、文旅产品等组成。展台上,手工口金包、沙滩贝壳饰品、沙巴海燕窝等产品具有鲜明的马来西亚特色,不少观众表示,不出展馆就能“沉浸式”体验马来西亚,非常过瘾。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河南投洽会。河南技术先进、企业活力强,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马来西亚沙巴POIC拿笃综合工业园业务发展部工作人员叶姵妏说,希望借助河南投洽会探索新机遇,共同开发沙巴的天然资源。
在JSK美人鱼岛度假村展台前,前来咨询的观众络绎不绝。“中国游客是沙巴旅游的最大群体。郑州—吉隆坡直飞航班极大便利了两地文旅交流。”经理林日盛说,“河南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期待郑州和沙巴早日实现直飞。”
不少国内客商也感受到本届投洽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来自四川的张先生表示:“在上届投洽会上我找到了很多合作伙伴。本届投洽会的国际元素更突出,我又发现了几个海外合作机会。”
就在一周前,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吉隆坡举行,双方企业定下金秋之约。在本届投洽会平台上,这段“空中情缘”再次续写新篇。
夜幕下,展区上方“马来西亚”几个大字与对面的河南展区相呼应,见证着双方携手前行、共谋合作的生动实践。
高端访谈
马来西亚与河南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
——访马来西亚沙巴州前首席部长杨德利
□本报记者 胡舒彤
“我不止一次来过河南的洛阳、开封,深深被河南文化所吸引。希望马来西亚与河南展开更加深入的文旅交流,带动双方经济贸易往来。”9月25日,前来郑州出席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的马来西亚沙巴州前首席部长杨德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杨德利认为,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旅游景点,从原生态的海滩、茂密的雨林到充满活力的都市,都颇具吸引力。河南坐拥“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踏就是秦砖汉瓦”的厚重历史文化家底,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马来西亚与河南可以以文旅交流为契机展开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文旅搭台,经贸‘唱戏’,通航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杨德利说,随着郑州与吉隆坡之间的航线不断加密,两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也给合作和交流带来更多机会。“河南投洽会为豫马两地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相信通过这次大会,会碰撞出更多新想法。”杨德利说。
近年来,豫企出海脚步加快,马来西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等因素,成为不少河南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跳板。“河南企业想要在马来西亚快速发展,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政策条件、营商环境等,也就是中国人口中的‘入乡随俗’。”杨德利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加深交流,两地企业间的合作才能持续深入推进。
不久前,河南代表团赴马来西亚访问,参加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杨德利也出席了论坛。时隔不久,杨德利就带着不少马来西亚的企业家来河南回访。“我们想去洛阳等地看看,在文旅方面开展一些合作。”杨德利说,十分期待以河南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航空物流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双方在能源资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插图:王伟宾 张卉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