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丨金融活水 润泽开放
9月26日,来自波兰的嘉宾在了解河南代表企业的发展情况。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投资基金撬动产业升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成功助力超聚变落地河南,撬动上汽产业基金落地中原科技城,与中国科学院天工所共建全国首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9月26日,在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会上,一系列投资基金亮眼成果发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代表以及企业家的关注。
近年来,我省把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抓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金管理制度体系,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河南省级共设立了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24只基金,基金方案设立规模2268.7亿元,基金累计到位规模1161.46亿元,累计直接投资项目1506个、809亿元,实现了中央规定的创新创业、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全覆盖。
“河南政府投资基金已实现投资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早期、成长期、扩张期到成熟期的生命周期全覆盖,实现了对‘7+28+N’重点产业链群的支持全覆盖。”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说。
创新是源头,产业是引领,资本是纽带。2022年9月,按照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财政厅统筹推动下,设立了河南创新投资集团,作为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主要平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要抓手。
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成立以来,立足河南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豫生根发芽,实现“投资一个、带动一批”的产业集群格局。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引入“港股AGI第一股”云知声落地信阳,助力我省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投资具身智能独角兽众擎机器人,建设中部地区首家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算力领域,投资引入超聚变总部落地河南,与行业龙头谋划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构筑我省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新消费领域,与漯河市合作设立河南食品产业基金,招引消费行业头部机构黑蚁资本、龙头企业旺旺食品在豫投资兴业,推动新消费行业做强做优。新能源领域,招引比亚迪入驻航空港区,赋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航瑞电子产业焕新,助力我省加速建设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河南省股权引导基金、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正式发布。
“河南省股权引导基金旨在引入优秀人才,大力吸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落户河南,持续优化我省基金发展生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是国家抢抓产业变革机遇的重大战略。这两只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我省在优化资本供给、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上,又迈出坚实一步。”河南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政府基金引导,产业合作共赢。河南,正在成为资本与机遇交汇的热土。“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投资者、企业家持续关注河南、投资河南、深耕河南,与河南政府投资基金洽谈合作、共创未来。”赵庆业说。
2025建行跨境撮合节助力豫企扬帆出海
让中原优品走向全球市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李茜茜
“这种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特别好。通过建行的跨境撮合,我们的产品从河南走进了澳大利亚的超市,期待未来能帮我们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场。”9月26日,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2025建行跨境撮合节—‘中原优品豫满全球’河南专场”活动上,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该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服务宣讲、案例分享等,为河南企业出海提供解决方案。
现场,政银企多方联动。郑州海关、中信保河南分公司、摩洛哥非洲银行上海分行等多家单位负责人围绕企业布局海外市场进行政策帮助和信息分享,助力豫企扬帆出海。
一系列活动的启动、政策的发布为河南优质产品出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活动当天,伴随“2025建行跨境撮合节—‘中原优品豫满全球’河南专场”启动按钮被点亮,一条连接中原与全球的“数字丝路”在郑州正式铺就。建行河南省分行发布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十条措施,推出“稳外贸护航锦囊——五景十策”产品服务,涵盖跨境结算、汇率避险、供应链融资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活动设置现场互动洽谈环节,为境内外企业提供面对面洽谈对接机会,促成多家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展示区内,河南制造、食品、日用品等“豫字号”产品摆满展台,参会嘉宾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原优品的独特魅力。
豫品出海闯市场,离不开多方助力支持。据了解,依托“建行全球撮合家”跨境智能撮合平台,中国建设银行已累计为54个国家和地区2.6万多家企业举办440余场跨境对接活动。“建行全球撮合节”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共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企业参与,组织近600场一对一洽谈,促成近200项合作意向,帮助企业拓展新市场、新客户、新订单。
高端访谈
来河南不仅是做项目,更是要扎根
——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人工智能是未来千行百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基础能力。”9月25日,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开幕前夕,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明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了他的见解。
作为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正在奋力推进数智强省建设,人工智能在这里有着丰富应用场景和广阔发展前景。方明以智慧农业为例介绍,科大讯飞研发的人工智能养猪机器人能通过分析猪的哼叫声判断健康状况,实现疫病的主动防控,目前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谈及河南本土AI人才培养,方明表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他注意到,近年来多所知名高校在豫设立研究机构,正为河南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建议,教育方面要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更紧密对接,科大讯飞也会在AI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化与河南的合作。
河南与科大讯飞联手打造AI应用“试验田”的步伐在提速。今年4月,科大讯飞产业生态基地正式落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该项目将打造集科大讯飞智慧建筑业务总部、产业加速中心河南总部、讯飞人工智能河南产业赋能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生态基地。“我们来河南,不仅是做项目,更是要扎根。”方明强调,科大讯飞将把河南作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实践地,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
“招商引资是种梧桐树,营造了好生态,凤凰自然会来。”对于河南的营商环境,方明真切感受到越来越好,“本届投洽会能让更多人看到河南的潜力,吸引更多资源汇聚中原。”他相信,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河南将在数字经济时代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高端访谈
助力传统纺织企业用上智慧“大脑”
——访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福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克科技”)如何将缝纫机这个外人眼中的“夕阳产业”,做成了充满前景的未来产业?9月26日,来郑出席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的杰克科技董事长阮福德接受记者采访。
“用人工智能赋能河南服装和鞋帽产业高质量发展。”阮福德谈到,杰克科技的成套智联解决方案自推出以来,已获国内许多知名服装企业采用。公司在组织活力、营销、研发、供应链等体系上开展新一轮的深度变革,由设备制造商向成套智联服务商转型,更好地帮助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值得关注的是,杰克科技近日推出首款AI缝纫机,公司收集了100万小时的手势特征数据,使其成为能真正理解车工操作技能的智能缝纫设备。
近年来,杰克科技逐步加大在中原地区的投资力度。“我们在河南的年销售额已达3亿多元,也在帮助安阳、新乡等地的服装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中原地区将成为我们立足并进军中西部市场的最佳区域。”阮福德说,杰克科技在商丘的项目占地200多亩,投资金额达10多亿元,预计两年后可建成投产。
虽然操着一口浙江口音,也是首次来这里参加投洽会,但阮福德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口和人才,而这里最大的优势正是人口与人才。浙江的工厂里,河南籍员工比例非常高,他们忠诚勤劳、认真负责。”他说。
当前,我省正在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此,阮福德表示,杰克科技将持续发挥自身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优势,为更多河南服装和鞋帽企业装上智慧“大脑”。
高端访谈
在河南打造众擎机器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
——访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CEO赵同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舒彤
“我希望能用3到5年的时间,在河南打造众擎机器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为家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9月25日,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CEO赵同阳回到家乡河南,准备参加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
众擎机器人是中国最早涉足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公司之一,其研发的产品是和人类同等身高、能跑能跳、能做家务和护理的机器人,产品所有核心零部件全线自研、整机表现力居全国前列。
赵同阳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深圳创业18个年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已深耕了10年。他认为,家乡不仅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且热情拥抱AI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我期待最优秀的公司诞生在河南,这也是我打算尽快把众擎人形机器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放在河南的原因。”他说。
谈及河南在发展智能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方面的优势,赵同阳认为,河南将人形机器人纳入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体系,不仅集聚了数十家机器人领域重点企业,覆盖整机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产业链配套能力成熟,更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提供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的全链条支撑。
赵同阳介绍,公司计划10月份在郑州成立子公司,快速推进年产5000台机器人的生产线落地,并同步规划人形机器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将与河南投资集团紧密结合,共同发起产业生态投资基金,推动我们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在河南的集聚落地。”
插图:王伟宾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