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芯”闪耀航天赛道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工作现场。 本报记者 王雪红 摄
□本报记者 王雪红
9月28日,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生产基地的无尘车间内,工作人员轻点操作屏,一颗颗纽扣大小的芯片在检测台上有序流转。金属触点折射的微光中,藏着支撑中国航天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密码。
“这可不是普通芯片,能扛住极端环境的高电压冲击。”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路璐拿起一颗芯片介绍,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核心产品,这些芯片已通过航天工程验证,成为航天企业的刚需配件。
“新生产线投产后,产能和产值都实现了翻番。去年产量3万只,今年截至目前已生产8万只,预计全年将突破10万只。”王路璐说。
产能爆发的背后,是“多地研发、中原制造”的产业链布局。王路璐介绍,企业设在北京、深圳的研发中心专攻芯片设计,三门峡生产基地负责封装测试和终端应用。这种协同模式成效显著:企业今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三门峡生产基地吸纳本地就业100人,北京研发团队长年驻场保障技术转化。
从一片空白到行业标杆,“三门峡芯”仅用了5年。2020年6月,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示范园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产能不断提升,让三门峡一跃成为辐射中部的航天芯片封装测试基地。依托183项专利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支撑,这家2017年成立的企业已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
“2021年高可靠封装测试厂投产时,就填补了本地产业的空白。”王路璐回忆,从2019年签约到2021年项目投产,仅用一年多时间。如今,这里的产品已覆盖航天、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多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突破。
“三门峡芯”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缩影。黄河岸边,三门峡这座曾以资源为基的城市,正以芯片为笔,在半导体产业版图上书写新篇,为河南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