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快、社会保障贴心……一起听老百姓“晒幸福”
从更便捷的交通出行到更贴心的社会保障,从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到更广阔的创业舞台,“十四五”这五年身边的变化发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一起去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听一听大家怎么说。
记者:想问问您这五年身边有啥变化吗?
市民 李君:身边变化太大了,国家的国防、科技突飞猛进,你看咱今年的春晚,机器人整的手绢比人都利索,咱国家发展太快了。
游客 陈检:AI是我感觉近几年发展是最快的一个东西,以前你敲代码要码半天,但是现在你输入一两句指令就能直接把你想要的效果给展示出来。
市民 房占先:教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以前教书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你看现在都是用媒体教学。
市民 黄艺超:我在出差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超长的车辆运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当时我看到他们在非常狭窄、非常难开的山路里蜿蜒曲折,要把这个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送过去,为我们中国的基建、风力发电、低碳环保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让我非常震撼。
游客 魏琳远:2022年福建舰第三艘航母下水,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包括去年歼-35列装,这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
漳州核电站工程师 郑海彬:五年前我就已经开始从事“华龙一号”的建设,现在我们这个1号机组已经商业运行,2号机组也即将装料,对我这个核电从业者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 张欣:2022年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稳态强磁场磁体,这几年,世界各国希望跟我们开展一些合作,这个是五年之前没有的。
柯街镇立斯达村村民 杨桂芳:对于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来说就是道路也变好了,比如说我们山上都是隔着十二三公里,以前到我们柯街镇赶集都是靠走路。现在我们都是人手每家每户都是小轿车,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我们能够赶上好时代,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工作人员 李媛媛:这几年大家对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自信了,而且也自发性地在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再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日常出行,可能对于这种旅行的深度是有一定要求,不再是以前走马观花的“到点打卡”。
月寨村村民 张爱珍:家乡变化最快的就是交通、经济、整体人民素质、认知都在提高。我们有了“村超”,带动了所有的人。我今年已经50岁了,最开心的是觉得我越来越年轻了,做事情越来越有劲了。现在我就想用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我们今年卖百香果已经是1万多单了,我们特别有信心,特别有胆量去闯一些新路。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