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路上一道辙
核心提示 从连天接地的航空枢纽到物畅其流的中欧班列,从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到云端互联的数字纽带,河南正用新时代的“四路协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宏图画卷上,刻下深深的中原辙印。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记者穿行在“四条丝路”的前沿,记录一线建设者的生动实践,展现河南的责任担当。
空中丝绸之路
72小时全球达
卢森堡货航全货机。 刘畅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
10月6日凌晨4点,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中豫航空集团所属货运公司货运市场营销部经理刘嘉琳裹紧工装外套,快步走向安检区。
眼前,7条安检线全开,跨境电商货物如潮水般涌来。“这批欧洲订单必须赶在6点前装机,后面的货排着队呢。”他一边关注货物状况,一边对操作员交代。
“2014年刚参与市场营销工作时,郑州机场全年总货运量才30多万吨。”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刘嘉琳说,“当时我们的保障能力与国内一流机场存在较大差距。但现在无论是普货还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特货,保障水平均居全国第一梯队。”
转变出现在2014年6月,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架起了横贯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自此,内陆腹地河南开始了向蓝天要开放的蝶变。截至国庆中秋假期前,郑州机场今年货运量已超70万吨,同比增长超24%,其中,跨境电商货物占国际出港货量比重从去年的约30%飙升至52%。
跨境电商货物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郑州机场货运团队“按分钟计算”的精细化运营。
在国际快件中心,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产品、日用品以及长三角的服装堆满新划拨的3600平方米仓储区。刘嘉琳翻开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客户需求,“如今每天要对接几十家客户,就像拼图,务必确保每个环节严丝合缝”。
“现在日高峰保障的跨境电商货物已超1000吨。”刘嘉琳指着一排外省牌照的货车说,从国内厂商发货起算,运到郑州机场再抵达全球各地,通常在72小时之内就能完成。
几天前,一批从广东来的跨境电商货物因暴雨延误3小时抵达机场,货运保障团队紧急调配人员、连夜增开安检通道、加急组板,最终顺利保障航班满载起飞。“客户说‘来郑州机场最踏实’,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刘嘉琳笑着说。
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卢森堡新任大公纪尧姆致贺电,再次肯定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对中欧产业链稳定畅通的作用。“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非常激动,也深感重任在肩。”刘嘉琳看着郑州机场密密麻麻的航线网络图,无比自豪地说。
目前郑州机场欧洲航线航班已加密至每周约60班。多家航司正计划进一步新增航线,货运代理公司也在把更多货物运到郑州机场。刘嘉琳说:“10年前我们学别人,现在别人来郑州取经,这就是‘空中丝绸之路’带来的底气。”
清晨,又一架满载跨境电商货物的波音747飞机腾空而起。刘嘉琳站在跑道旁,耳畔是引擎的轰鸣,眼前是丝路迎着朝阳。
陆上丝绸之路
钢铁驼队不停歇
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发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永标
国庆中秋假期让不少工作按下了暂停键,但在河南,有这样一支钢铁驼队假期无歇,持续畅通联动欧亚。
10月1日10时,一列满载机械配件、光伏组件、服装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郑州集结中心驶出,开往比利时列日。同日,另有3列去程班列分别发往俄罗斯莫斯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老挝孟赛,6列回程班列则从俄罗斯、中亚地区陆续抵达郑州。
火车带来的热闹景象,不仅出现在物流中心。走进位于郑州国际陆港园区内的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不少顾客正在选购商品。“班列运输不仅保障了产品的新鲜度,价格也实惠,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特别适合家庭消费和节日礼尚往来。”郑州市民王女士表示,中欧班列的开行也给她带来了更多更便捷的商品选择。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郑州国际陆港仓储物流园区接收来自全国上百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日均车流量达2000余车次。”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园区运营经理寇小磊说。
为确保“双节”期间国际物流通道畅通稳定,中豫港务集团郑州陆港公司提前部署,为订舱结算、公路运输、装箱拆箱、报关报检等重点环节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不断档、服务不停歇”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河南钢铁驼队境外网络持续拓展,客户遍布俄罗斯和欧盟、中亚、东盟等40多个国家(地区)140多个城市,合作伙伴超8000家,进一步夯实“口岸通道多、辐射区域多、运营成果多”的“三多”优势。
在此背景下,郑州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布局。依托“出厂即发运”的物流便利,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港片区周边已汇聚大批物流供应商与汽车零部件企业。枢纽带动贸易、贸易集聚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的良性循环逐步巩固,产业链与生态圈协同发展的态势日益清晰。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开行首班中欧班列以来,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已从最初的“1站点1口岸”拓展到如今的“26站点9口岸”,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16000列,成为中欧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数字背后,不仅是河南中欧班列10多年来从蹒跚起步到稳健驰骋的蝶变,更是河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内陆大省向开放前沿进军的河南力量。
“全力推进河南中欧班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密河南中欧班列国内外网络,强化枢纽体系建设,推进班列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加力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助力河南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豫港务集团郑州陆港公司总经理郭新年说。
海上丝绸之路
通江达海再提速
漯河港与其他港口协同发展,助力河南黄金水道“畅”起来,成就通江达海的梦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漯河港码头作业平台一片忙碌:一边是满载化工原料的货车一字排开,作业人员正在核对单据、检查货物,有序卸车装船;另一边是巨型门座式起重机挥舞着粗壮机械臂,将一块块钢板稳稳放置到船舱。
“这是今年往南方跑的第六趟了,现在整体行情不错,我们这一趟拉的是钢板,最多15天就能到南通的造船厂。”港口业务办理大厅里,船长曹云飞边办理运输手续边说,“我们打算返程时到江阴和张家港再拉上一船铁矿粉。”跑了20多年船,曹云飞干劲满满。在他看来,漯河周边货运市场广阔,对内河航运的需求量非常大。
与曹云飞的个人感知一致,漯河的临港经济正破圈出海。大象物流、大力物流、三三物流等物流、船运企业纷纷入驻漯河港区,舞钢公司、平煤神马集团、中粮贸易等企业的产品,正通过漯河港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及海外。
谈起这几年港口的发展,漯河澜浩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耿冰也深有感触:“2019年开港时,我们的货物每船只能装200吨,现在装到了1900吨。我对接下来港口的扩容提升工程充满期待!”
“从办理的业务量来看,我们现在运的最多的是钢板、煤炭、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从漯河港出发,5分钟上高速,2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机场。水运运输成本是铁路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五分之一,而运量可以达到铁路的3至5倍、公路的50倍。”漯河港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商务部负责人谢雯用这组数据展现出水路运输的综合优势。
今年5月,漯河港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扩容提升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设计通过能力1825万吨/年,码头泊位总长780米,将大幅度提升漯河港的吞吐能力,提高沙颍河航道的物流智慧化水平与运输效率。漯河港也将与周口港、信阳港等协同发展,共同构成珍珠链式港口群,助力河南黄金水道“畅”起来,成就通江达海的梦想。
“聚焦‘两高四着力’,我们将依托漯河港大力发展‘铁公机水’多式联运,对接融入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河南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贡献力量。”漯河港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梦平表示。
调船、调货、调人,港口调度是港口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全年都要有人坚守的岗位。离开漯河港时,一线调度员芮小航和他的同事告诉记者,进入水运旺季,从10月开始他们要一直忙到明年4月。在河南高质量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进程中,这样的劳动者还有很多,他们用实干精神在内河航运航道上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数字丝绸之路
跨境电商上快道
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跨境电商货物进行分拣。 薛奥林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舒彤
10月6日,俄罗斯方向跨境电商卖家郭瑞,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中国邮政郑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年过了9月份就进入跨境电商销售旺季了,现在欧洲国家居民已经开始大量采购入冬取暖小电器以及筹备过圣诞节的相关物资了。平均一天出200单,营业额在1000美金左右。”郭瑞说。
在邮政产业园,跨境电商企业有50多家,销售品类涵盖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体育用品等,年总销售额10亿元左右,带动从业人数约1000人。
“我们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人才培训、订单发货、仓储物流、报关清关等一体化服务,让他们安心去选品、拓展市场发展企业核心业务。”中国邮政郑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黄坤说。
邮政产业园于2017年1月开始运营,先后在园区培育孵化跨境电商卖家近150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跨境电商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等进行分析,对接店小秘、赛狐、马帮等知名ERP公司,为企业提供市场趋势预测、库存管理建议等,助力企业优化运营策略。在物流方面,中国邮政以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直发物流渠道优势,为跨境电商、工贸一体企业跨境贸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在通关方面,产业园与郑州海关深度合作,推行9610、9810等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实现“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将平均通关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以内。
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河南跨境电商正在加速发展。近年来我省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活动,助推服装、假发、电子产品等特色产业带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走向全球,让河南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自2016年以来,河南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从76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600多亿元。
今年2月,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立。作为会长单位,河南省邮政分公司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以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建设为契机,定制产业带跨境物流综合服务方案,实现邮政口岸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同时推出“多式联运+海外仓”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国际物流综合解决方案。
“从年初到现在,我们已先后组织9批次国际邮件航空运能采购,增补郑州至法兰克福、巴黎等26条线路航空运能。”省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加快推进邮政国际业务发展,助力河南网上丝绸之路越织越密,为更多河南品牌出海提供服务方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