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首选郑州航空港,是什么吸引了这家国际知名企业?
大河网讯 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上,外资科技企业汉象环能(深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象环能”)与郑州航空港成功签约,布局能源互联网应用实践项目。
招商项目的落地,是对投资热土的肯定,更是对这片土地拥有独特区位优势、良好营商环境及肥沃产业土壤的力证。
作为一家知名且实力雄厚的外资控股国际化企业,汉象环能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便落地郑州航空港,本次签约带来了什么?首入中国为何选择河南、选择郑州航空港?
首入中国:率先建起能源互联网生态
据了解,本次签约项目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开创新实践,深度融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前沿理论与系列科研成果的创新业态,项目建成后,将在河南首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项目的“能源互联网大脑”是一大亮点。
这套由毕业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的汉象环能高管联合母校顶级技术资源合作开发的管理平台,能够协同响应电网指令与用户负荷需求,为“用户负荷与新能源发电时空错位”“新能源重卡充放电与电网互动匹配”等难题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多技术集成、生态构建与互联网化运营’正成为能源行业核心竞争力。”业内专家表示,企业只有构建完整的能源互联网生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汉象环能率先构建起“源—网—荷—储—智”深度融合的“车网互动”生态系统。
“我们全程参与该系统的平台化运营,以实现绿色电力价值最大化。”汉象环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硬核招商:展现诚意与远见
“河南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郑州航空港也是如此,他们在项目招引中展现出诚意与远见。”汉象环能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航空港区等地招商团队的专业能力、高效服务,给予企业极大信心,成为项目落地的关键。
为大力招引优质项目与优势企业,郑州航空港做足了“功课”。招商“铁军”不仅多次赴深圳前海与汉象环能深入洽谈,展现合作诚意,还安排专人全程对接,量身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资源协调等多方面服务,全方位保障企业“进得来”。
同时,郑州航空港还通过持续跟进需求、解决实际难题,高效及时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拦路虎”,确保企业“留得住”。
此外,郑州航空港不止步于“进得来”“留得住”,还积极搭建发展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发展好”,切实构建起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生态。
汉象环能中国区业务总监樊继钊说:“我们真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是投资热土,更是能源互联网创新的理想平台,我们有信心将本项目打造成河南省的标杆项目,并逐步建成华中地区的标志性工程。”
多重引力:区位优势、应用场景等
除了高效服务,汉象环能还看重这里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我们落地的是能源互联网应用实践项目,核心是将大型复合储能与智能充电系统结合,构建区域智慧能源体系。” 樊继钊表示,郑州航空港作为国际物流、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汉象环能比较看重。
同时,这里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也是项目落地的重要原因。“我们这类车网互动项目,需要真实的运行场景作为支撑,而郑州航空港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土壤。”樊继钊说。
在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一个标杆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郑州航空港高密度重卡充电需求,提升电网绿电消纳能力,还将推动多式联运绿色转型。
“后期项目计划联动区内新能源电池厂家,形成从零部件制造到绿电供应完整闭环,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该负责人说。(高利国 王瑞)
编辑:王友振 审核 :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