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向科技强省迈进的铿锵步履——《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之路》编纂记

2025-10-13大河网

  李宏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科技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2024年以来,由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牵头,联合省科学技术厅、省直有关单位和省辖市政协、济源示范区政协工委、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等征集编纂了《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之路》文史图书。该书近日由河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绵延至今,虽履险而能化夷、经百折而犹向前,强韧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其中重要原因,即在于伟大的创造力。从先秦子学至清代朴学,中华文明在传承变革间尽显创新意象;格物致知等理念,既是哲学思索,也是科学路径。《齐民要术》开启农学先声,《本草纲目》汇聚药学精髓,《天工开物》集生产技术大成,传统农、医、天、算知识的构建,皆源于持续的创新创造。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发明,更是技术创新的结晶,从而推动中国技术发明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科技事业的发展轨迹与全国同频共振,同样历经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之路》分上、中、下三册,由前言、正文、大事记和后记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后辑录有河南科技发展大事记。考虑到稿件的多样性,为方便阅读、研究,我们设置了“从追赶到领先、勇攀科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建设”五大板块。“从追赶到领先”主要收录了大国重器激光雷达的锻造、中国载人深潜装备、真空断路器、特高压换流阀、新能源客车等重大项目从跟跑到领跑之路;“勇攀科技高峰”主要囊括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建设历程、冠醚合成新方法的研究历程、“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发明历程、突破苯制环己烯“卡脖子”技术等基础研究前沿和科技攻关前沿项目的艰难求索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着重反映了老一代科学家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心系家国的使命担当、践行报国初心的科技情怀,以及对科研事业的不懈追求;“科技自立自强”主要讲述了我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突破旧的产业体系桎梏,自立自强、开放创新、锐意进取的改革发展历程;“创新高地建设”主要聚焦我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所进行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磅举措施行、重大活动纪实等内容,如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创新平台及载体建设等标志性事件及活动等。在各板块内对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的亲历亲见亲闻所述,按照事件发生先后的时间顺序进行集中编排,与大事记所载的时间节点、事件坐标相互印证,全面呈现了我省科技工作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的作用贡献,较好弘扬了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清晰还原了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发掘史料板块编纂的集成价值,为读者带来完整、顺畅的阅读体验。

  作为该书主编,在编审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河南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以无畏勇气、坚毅决心,逢山开路勇拓荒,遇水架桥敢奋进,从黄河文明的肥沃土壤中深植奋进基因,汲取磅礴动力,于科技创新的漫漫征途上,匠心构筑起中原崛起的通途。在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用现代种业科技与种植技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稳稳端牢中国饭碗。在新兴产业领域,聚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刻苦攻关,前沿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项目加速落地转化,为河南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众多大中型企业和大型科研机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省级实验室异军突起,中试基地加速布局,高新技术企业势头强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原大地掀起澎湃浪潮。在科技创新生态优化上,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推进,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全力建设各级各类创新载体,以制度创新与要素保障为科技创新厚植沃土。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河南几代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披荆斩棘,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突破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通过接续奋斗,培育出世界首个花序有限型芝麻新品种豫芝DS899;发现了国际上首个玉米抗南方锈病的重要基因;选育的小麦品种“百农矮抗 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建设我国首条特种装备用高性能燃料装置、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东方红”;研制出“世界第一高”8.8 米液压支架;攻克了超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难题;实现了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研制出全球独创抗艾新药“阿兹夫定”;“河南造”盾构机产销量世界第一,人造金刚石产量全球第一,尼龙新材料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项目从图纸变为现实,描画出科技创新活力奔涌的时代图景。

  全书共收录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全省有代表性的重要稿件217篇,从“三亲”角度,借由个体独特视角,记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科技改革创新历程中那些真实而鲜活的细节。这既是对河南省科技辉煌成就的深情总结,更是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崇高致敬。期望本书能为读者呈上珍贵历史资料,启迪智慧灵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科技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亦盼借此书,激发读者对河南科技奋进历程的探索热情,燃起新一代青年求知创新的精神火种。

  立根铸魂、葱蔚洇润,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势必为激活科技潜能提供无尽滋养!时光镌刻下中原大地的辉煌过往,也必将见证中原大地未来科技创新更加耀眼夺目的出彩新征程!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

编辑:陈静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