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强率队!中原歌剧周11月开幕,6部中外经典歌剧将连番上演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当黄河涛声邂逅歌剧咏叹,当千年文脉碰撞艺术经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13日,“中原歌剧周”媒体见面会暨河南声乐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第一期结业典礼、第二期启动仪式在河南省艺术中心举行。
中原歌剧周艺术总监、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一级作曲家李仲党,河南保利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笑语,河南唐宫文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刚等出席活动。
意义丨将歌剧打造为中原地区的文化品牌
记者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11月6日至18日,“中原歌剧周”将化身为一座流动的艺术博物馆。
秉持“中外合璧、悲喜交融”的编排巧思,歌剧舞台上将轮番上演一场场跌宕起伏的视听传奇——从《江姐》中革命先烈的壮志豪情,到《魔笛》里奇幻世界的神秘咏叹;从《党的女儿》的赤诚忠魂,到《塞维利亚理发师》的诙谐幽默,更有《女人心》的浪漫纠葛与《丑角》的命运悲歌,每日一部经典剧目,为观众打开通往不同艺术时空的任意门。
“中原歌剧周”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扎根沃土、对话世界的文化实践,旨在有效提升中原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同时让歌剧这门高雅艺术走进中原百姓的生活,也让深厚的“中原文化”乘着歌剧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河南是戏剧大省,歌剧作为戏剧的一个最重要的艺术品种,我想应该在这片沃土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戴玉强透露,去年《茶花女》的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计划在11月举办歌剧周,并计划每年定期举行,旨在将歌剧打造为中原地区的文化品牌。
谈及歌剧艺术的魅力,戴玉强妙语连连:“歌剧就像音乐艺术的百科全书,从作曲、指挥到音乐、文学,所有学科知识都在舞台上碰撞出火花。”
面对当下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趋势,他更抛出前瞻思考:“当全息投影遇见咏叹调,当人工智能对话经典剧本,我们如何让古老歌剧焕发新生机?这正是中原歌剧周要探索的未来。”
戴玉强透露,“目前,歌剧演出主要还是以音乐学院的河南年轻艺术家们为班底,将来我们还会邀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从事歌剧的艺术家们。”
成效丨一部歌剧的排练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诲
此次参演阵容堪称“青春风暴”,汇聚全省高校艺术力量,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学子们将共同参与歌剧演出。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韩梅将携歌剧《女人心》参加中原歌剧节。她赞扬戴玉强对河南音乐事业和歌剧艺术发展的贡献,“从首期的歌剧人才培养到一期、二期的拔尖人才培养,戴院长为河南培养了大量拔尖的优秀声乐人才。在全国,歌剧的豫军正在崛起,这正是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韩梅表示,此次带来的是河南大学研究生艺术实践项目莫扎特的经典喜歌剧《女人心》,“与其说我们研究生参演的是一部歌剧,不如说是我们在高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一次有益的探索。这可能也是本次中原歌剧周最稚嫩的一棵幼苗,因为参演的全部是在读在校的研究生”。
“我觉得一部歌剧的排练,胜过了他们在教室里听到千言万语的教诲,这是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韩梅表示,这也是用行动践行了知行合一和产教研结合。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河南声乐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第一期优秀学员登台,由戴玉强为他们颁发结业证书,同时,“中原歌剧周”暨“河南声乐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第二期”启动。
据悉,该项目由戴玉强亲自领衔,并配备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入选学员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以引领和推动其在专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第二期依然面向河南省内高校音乐专业在读学生、青年声乐教师及社会优秀青年声乐专业拔尖人才,通过系统、科学、个性化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演唱水平、艺术修养与舞台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河南声乐领域“思想硬、专业强、品德优”的代表性人才,助力河南声乐事业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编辑:陈静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