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河南文旅产业如何“强支柱”?丨提案建议追踪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 魏蔚)近年来,河南文旅频频“出圈”——洛阳街头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七步一“侠客”,在开封各大景区“满城NPC”上演沉浸式互动——游客和“武侠”合影、与“李白”对诗、让“月老”牵线搭桥,胖东来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景区”……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全省文旅市场在不利天气影响下仍“火热滚烫”:全省接待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为去年同期的89.1%、83.4%。
河南文旅频频“破圈”有啥妙招?文旅市场如何保持后劲、迈向文化强省?来看看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都有哪些“金点子”。
抓机遇,做好“文旅+”
从事旅游工作20年的省政协委员张祥宇认为,旅游每收入1块钱,就能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块钱,用“泼天富贵”这个词来形容旅游的带动效应毫不夸张,而且,河南有接住“泼天富贵”的实力。
张祥宇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我省应支持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鼓励景区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消费行为、偏好和消费模式,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分析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的数据发现潜在的热门目的地和旅游趋势;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各景区景点品质化提升,增强景区景点的消费活力。
黄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省政协委员高志刚建议,以黄河为轴线,整合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旅品牌;推出“黄河风情游”“黄河历史文化探秘游”等主题线路;开发黄河文化主题沉浸式演艺、实景体验项目,如在重要文化遗址打造灯光秀、情景演出;设计开发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以黄河流域出土文物为原型的工艺品。
用“年轻化表达”,点亮河南文旅数字品牌
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走好数字时代文旅品牌的创新之路是摆在河南文旅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省政协委员刘红认为,当前游戏、影视、综艺、音乐、动漫、科技等和旅游的结合越来越普遍,年轻化表达是文旅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刘红建议文旅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年轻群体的研究,抓住年轻人的喜好和网络热度适时调整文旅推广策略,创设全新的文旅体验,在景区设计、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注入更多年轻化元素。同时,要借势发力,加强产业联动,充分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探索尝试与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故事和产品包装,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河南故事,大幅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春节文化在此有着久远且灿烂的传承脉络,众多与春节紧密相连的民俗活动以及精妙绝伦的传统技艺历经岁月洗礼,在河南这片土地上代代延续。省政协委员应挺建议深度挖掘全省春节文化内涵,建立省级民俗春节文化传承名录。同时,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春节文化聚集区域如开封、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汇集全省优秀的非遗春节文化、打造沉浸式非遗春节体验景区,引导和支持春节非遗项目的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和完善,鼓励依托春节非遗资源进行的文创、旅游产品的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友好城市、文化机构联合举办 “河南春节文化周” 活动,将河南非遗项目带到海外。
依托“资源大省” ,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河南有着坚定的信心和充足的底气。
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答复委员提案中表示,该厅将联合省教育厅、广播电视局、文物局持续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集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等黄河文化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制定《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设规范》,开展沿黄九省区非遗传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等系列活动,实施“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计划、“黄河非遗新青年”推广活动。
积极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推动黄河国家博物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等重大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景观,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品牌。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办好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旅游、体育及经贸、展会活动,推动“文旅+”“+文旅”跨界融合。
同时,联合相关厅局印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培育旅游装备、演艺演出、交通旅游、文旅集聚市场等4个强长板链群,文创潮品、动漫游戏、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4个补短板链群,服务融入国内文化和旅游产业经济大循环。加快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正以文旅产业支柱化为抓手,书写‘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时代篇章。”河南省社科联学术传播中心副研究员张柏林表示,建设文化强省,文旅产业支柱化是必然选择。通过战略重构、动能升级、价值重塑,河南不仅要实现从资源大省到文旅强省的跨越,更要为新时代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贡献中原智慧。这一路径探索,既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编辑:祝萍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