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入住”中国文字博物馆

2025-10-16大河网

  大河网讯 “硕鼠”是什么鼠?“悬鹑”指的是鹌鹑吗?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

  10月16日,“简载华章——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徽文馆二楼临展厅开展。

10月16日,“简载华章——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展”开展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徽文馆举行。

  展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徽大学联合主办,是一场专题类型的简牍文化普及展览。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在此展出意义颇深,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让更多人领略文字的悠久历史和神奇魅力。”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燕说。

  据了解,本次展览主要展示目前已经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和第二辑共150枚竹简的内容,分为“初识竹简”“学诗以言”“夫子诲语”“论军问政”四个单元,分别介绍了竹简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详细阐述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诗经》写本内容和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游客在参观展览。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设置了电话亭、竹简体验等多个互动区域,还以漫画的形式展示了孔子语录和涉及《曹刿论战》内容的军事文献,整个展览图文并茂,场景、文创、互动项目精彩纷呈。

  可以说,此次展览“上新”既是一次从学术殿堂到公众视野的跨越,也是一次传播形式的创新蝶变。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介绍称:“我们专门结合展览开发了十余款文创产品,旨在以一种现代化与古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更形象、更生动地讲述简牍文字。”

展览以漫画的形式展示孔子语录。

  此外,展览还做到了含“新”量与含“金”量并重。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在开展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本次展览创意得到了文物管理部门和同行的高度认可,被河南省文物局列入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并向国家文物局推荐。

  开展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徽大学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在甲骨文的故乡展开此次合作,深刻揭示了双方因文字结缘,也因文字携手的未来新篇章。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徽大学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相信我们会在学术研究、展览教育、文创开发等更加广阔的领域找到更多合作契机,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宁红亮说。

  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城也表示,双方此次签署协议,巩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必将进一步深化携手传承文明的生动实践。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8日,在此期间,游客可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徽文馆二楼临展厅“穿越”千年时光、触碰文明密码。(麻文静 桑栋亮)

编辑:陈梦伊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