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光山县力量下沉网格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2025-10-21大河网

大河网讯 基层治理如何更精准、更高效?河南省光山县以深化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多格合一”,推动人员、资源、服务下沉,通过健全体系、建强组织、完善机制“三管齐下”,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党建引领基层实现高效能治理。

健全网格体系,让服务事项精准到“格”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如何划细划实是关键。光山县坚持“地理布局、方便管理、对象整体”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居民区以300~500户为标准设置1781个基础网格;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超、产业园区等特殊单元,根据实际单独设立或纳入村(社区)统筹,设置215个专属网格,实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为避免“多头管理”,光山县明确县直部门不再另设网格,所有依托网格开展的工作全部纳入现有村(社区)网格体系,真正做到“多格合一、一格多用”。通过给每个网格赋码管理、绘制“数字全景图”,清晰标注“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网格信息实现可视化、精准化。同时,建立“五张清单”制度(网格事项清单、网格事项负面清单、网格员职责清单、部门下沉事项清单、下沉人员职责清单),明确权责边界,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累计走访居民7万余户,帮助代办各类事项5000余件,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暖到心坎里。

建强网格组织,让专业力量下沉到“格”

基层治理既要有人气,更要有合力。光山县推进“党建+网格”深度融合,在网格上建立党支部196个、党小组1810个,确保了“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同时,整合公安、司法、城管、卫健等29家部门的专业资源和人员,共计超过708名专业力量下沉到网格系,与网格员协同作战,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专业事务办理员”的多元角色,形成了“网格发现、条线联动、协同处置”的治理新格局。

探索以弦山街道千家堰、朝阳寺等社区为试点,县城管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下沉人员定期对接社区解决问题:县消防大队开展社区安全知识培训,县应急局、公安局联合排查出租房屋隐患……专业力量的加入,让基层问题解决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依托信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光山县搭建县级指挥大厅数字指挥平台,上接市级、下联乡/村及网格员移动终端,构建起“党建+网格+大数据”的智慧治理体系,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更高效。

健全网格机制,让治理效能释放到“格”

高效运转离不开机制保障。光山县建立“平急结合”响应机制:日常状态下,网格员负责信息采集、巡查走访等基础职责;应急状态下,网格快速转换为应急单元,下沉力量、志愿者统一指挥、“一键切换、瞬时响应”。

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网格员通过信息平台“吹哨”上报复杂问题,职能部门“报到”联动处置,形成“问题发现—上报—分流—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强化“数据赋能”,网格员通过“信服通App”实时更新信息、接收任务等,推动治理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升级。

弦山街道朝阳寺社区曾发生一起案例:网格员巡格时发现光辉大道沿街门店井盖破损严重,立即通过App上报并设置警戒线,社区干部立即与城管局下沉人员联系,下沉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并反馈到城管局相关股室,不到24小时完成修缮。“从发现到解决,全程高效透明。”社区群众点赞道。

如今,光山县通过力量下沉、网格赋能,实现了基层治理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光山县的一张张“小网格”,正托起民生“大幸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记者 祝传鹏 通讯员 黄锐)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