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政”解丨真金白银支持!河南15条举措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

2025-10-23大河网

大河网讯 数智赋能让养殖业更“聪明”,为畜牧品牌“出海”牵线搭桥,支持畜牧大县建设最高奖励300万元……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稳产保供、销售体系、营商环境等领域提出15条措施,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郏县润浦牧业红牛养殖基地。(大河网资料图)

现状丨牧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牧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畜牧业是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产业。

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均居全国第一位,出栏居第二位,净外调量、饲养量领先,畜牧业产值261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当前河南畜牧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提质效、促增收,结合不同畜种发展特点和趋势,深挖产业发展和产品增值空间,我省印发了《政策措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政策措施》有五大突出亮点:加大对畜牧大县奖励力度、加大奶业纾困支持、扶持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助力家禽和特色畜禽产业、支持新模式与品牌培育。

“畜牧业是我省现代农业优势先导产业,为经济平稳运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社会服务办公室主任胡华锋说,《政策措施》从稳产保供筑基、加工销售延链、要素保障破局和环境营造护航四个方面构建了“四维协同”的产业体系建设路径。

激励丨育大县、强特色!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河南牧原集团,空气过滤猪舍已用上通风四级过滤、出风灭菌除臭两大核心技术;智能环控系统能精准调控猪舍环境;“猪群咳嗽管家”通过采集猪只声纹信息数据分析,为疫病防控提供辅助诊断。如今,牧原集团已经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河南牧原集团的智能环控器,可以对猪舍环境进行智能调控。(大河网资料图)

要让畜牧业稳产保供 “有底气”,离不开奖励机制的 “驱动力”。《政策措施》明确,支持畜牧大县建设,对肉蛋奶总产量年同比增幅超过10%、增量不低于0.5万吨且全省排名前10位的县 (市、区),每县 (市、区)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奖励;对年饲养量生猪5000头以上、牛1000头以上、羊1000只以上、家禽10万只以上的新增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每个给予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补。

《政策措施》还为优质企业、规模养殖场、肉禽场等“优等生”设奖补,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特色产业做强、养殖装备升级。《政策措施》提出,支持中小养殖场户设施装备升级,推广唐河“养加销智联”发展模式,按照每县(市、区)不超过1000万元的标准,每年支持5个县(市、区)完善中小养殖场户饲喂、环控、管理等设施装备。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将通过育大县、抓纾困、探模式、强特色,不断提升养殖端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巩固提升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破局丨塑强“豫”字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

《政策措施》将“豫”字号畜牧品牌培育作为重点,鼓励优质畜禽产品申请“豫农优品”品牌标识授权,对新纳入国家级农业品牌目录和培育范围的畜牧品牌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新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称号的畜牧企业(项目、平台等),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从养殖场地到世界餐桌,为畜牧品牌“出海”搭建桥梁。《政策措施》提出,支持畜牧企业积极参与豫农优品天下行、中国农业品牌全球行等系列活动;鼓励符合条件的畜牧企业申报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对有进出口实绩的畜牧企业境外专利申请等项目给予支持……实施一系列举措助力“豫”字号畜牧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延链增值、建强品牌、扩大销售,进一步提高我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和综合溢价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西平县嫘祖镇优然牧场挤奶车间,百余头奶牛站在转盘式挤奶设备上生产牛奶。刘天鹏 摄

保障丨要素数智双赋能,撑起转型“安全伞”

“统筹整合财政、金融、保险和土地等要素,破解瓶颈,才能让畜牧业更有内生动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做足了保障。

资金信贷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相关涉农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牧业项目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青贮贷”“活体贷”“智慧贷”等金融产品,扩大信用贷、数字贷等业务规模,在20个县(市、区)开展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试点。

畜禽保险方面,《政策措施》提出,稳定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基础母牛(养牛大县培育县)政策性保险业务。同时,结合数智技术,加大畜牧业统计监测支持力度,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促进市场供需适配。(张家祺 麻文静)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