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腹地如何成为全球产业链新支点?这场活动给你答案
大河网讯 建平台、抓机遇、促合作。10月23日至24日,“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河南站”在河南洛阳举行,聚焦“全球产业链 区域新支点”主题,多家外资企业、部分在华外国商协会,以及近百家中央企业、省内骨干企业等齐聚一堂,共探合作新机遇,共绘发展新图景。

从“九州腹地”到“全球支点”的战略升级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更是机遇的沃土。”河南人口总量1.15亿、GDP总量6.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超2200万——这些数字展示了河南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枢纽和双循环支点的底气。
河南的开放基因,深植于其交通与物流优势。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形成了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中欧班列直达25个境外站点,串联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更成为内陆开放的典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河南等中部省份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便利,市场规模可观,自然资源丰富,在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主权财富基金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深化与地方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智造”河南已走向世界
当前,“智造河南”正以开放姿态加速走向世界。
本次大会围绕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开展政策交流、圆桌对话等,共同探讨投资合作机遇。

凭借河南在算力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了“四年从零到五百亿”的跨越式发展,预计2025年营收将突破500亿元。目前,该公司的算力服务已从河南走向世界。企业公共及政府事务总裁李翔宇透露:“我们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上千家海外合作伙伴。未来,企业将依托马来西亚槟城的工厂及海外研发、销售与服务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将源自河南的算力赋能更多客户,推动产业升级,共建智能体时代。”
目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九家海外机构将产品与服务覆盖至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副总经理崔郎郎在圆桌会上明确表达了开放合作意愿,他说:“我们期待在下一代智能矿山技术、产业链合作及新兴领域与各方开展联合研发,以开放姿态共同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洛轴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正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将通过人才、渠道、网络等系统性建设,拓展洛轴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更多国际客商携手,拓展渠道网络,持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
枢纽经济释放新能量
在服务业专题对接活动现场,河南的“枢纽经济”成为焦点话题。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省物流总额达19.6万亿元、行业总收入近8000亿元,快递业务量90.5亿件,物流市场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上述负责人说,当前,河南正着力推动“四条丝绸之路”建设——空中丝路持续推进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陆上丝路打造中欧班列“多站点多口岸”布局,数字丝路搭建跨境电商国际协同平台,海上丝路完善“铁海联运”体系。
中豫航空集团总经理柳建民提供了具体案例。他透露,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项目,“卢森堡净资产达到合作之初的10倍”。而新启动的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成效显著,“今年1—8月货运量达到2024年全年总量的5倍”。这种“双枢纽”模式正在向全球复制拓展。
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总经理李树鑫介绍,当前中欧班列(中豫号)已构建起遍布欧盟、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的物流网络,通过9个出入境口岸和26个境外站点,初步实现了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目标。李树鑫说,目前河南已开行2385列中欧班列(中豫号),以强大运力为河南对外开放提供强力支撑。
跨国企业:选择河南就是选择机遇
现场可以看到,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依然坚定,对河南的关注度正在显著提升。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夏学英说:“欧盟商会背后的1700个欧盟企业在华运营,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行稳致远的中年阶段。”她观察到,外资企业正从最初的“开拓市场”到“投资布局”,再到近期“更高水平地促进本地化研发和创新”。而企业的地域布局,也从最初的沿海地区,逐渐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到现在更多地顺应中部崛起的契机走进了河南。
深耕新材料产业的3M中国有限公司也对河南展现了投资意向。3M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监赵强表示,洛阳以新材料为基的定位,这与我们企业是相契合的,希望借今日之契机,能与河南本地企业家深入交流,共同开拓未来的合作空间。
GE航空航天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经理单文君表示,河南优质的营商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期待在航空领域与河南企业开展合作,并希望深入了解河南航空产业的发展规划,共同探寻合作机遇。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克诺尔集团,与中原大地河南有着深厚的渊源,双方在产业发展与合作上紧密相连。2011年,克诺尔参与郑州地铁市场以来,产品已应用于郑州多条主干线路,累计装车超过300列,助力郑州地铁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该企业中国区副总裁张丹阳说:“去年,河南省发布‘吸引外资23条’,明确提出要‘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链群’,这与克诺尔长期聚焦的方向高度契合,我们对未来在河南的发展很有信心。”
活动现场,聚焦本次活动主题,河南与境内外跨国企业和机构在资本合作、能源转型、科技创新、供应链合作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共有豫企出海产业合作母基金、海马新能源汽车出海项目、共建布鲁塞尔科技园创新中心等11个项目签约。
当内陆腹地与全球市场相连,河南在国际产业格局中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义。从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到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再到枢纽经济的能级提升,河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李连凡 田佳宁)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