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特刊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五五”任务书④

2025-10-30大河网-河南日报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特大城市,郑州彰显现代化魅力。资料图片 张文举 摄

  抓落实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筱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特别是对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等作出具体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10月28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何落实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发展格局,走好符合发展规律、具有河南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奋力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高义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人口、产业、城镇融合协同发展,突出城市间优势互补、协同联动、错位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发展格局,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和郑州都市圈为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体检先行、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聚力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五项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安全韧性水平,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统筹老城改造提质和新城功能完备,因地制宜补齐水电气暖、绿地、停车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短板,抓好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均衡普惠,着力打造完整社区、美丽街区、活力城区。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因城施策稳市场促消费,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以需定建、优化供给,满足城镇低收入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建立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相关政策,稳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在一线

  服务区域发展的快递动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舒彤

  10月29日上午9点多,在虞城县江浙大道上的能臣日化(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臣日化”),极兔速递已将打包货物全部装上车,准备运到分拨中心进行分拣发货。

  2021年极兔速递与能臣日化开始合作,成为能臣日化电商件的承运快递公司之一,融入企业供应链的最后一环。

  “每天拉货车要往能臣日化跑10到12趟,公司直接进厂拉货,既提高物流效率,又降低企业成本。”虞城县极兔木兰网点总经理吴英杰说。虞城县极兔分拨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2套全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处理量达6万单。

  能臣日化经理周林维介绍,目前公司线上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90%,平均每天有40万个订单生成。除了极兔,公司还跟韵达、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合作。“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都会有快递公司陆续进厂装运包裹,然后运到各自的分拨中心进行分拣,派送到全国各地。”他说。

  去年印发的《河南省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行动计划》指出,支持商丘建设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目前商丘已建设快递物流园区9个,极兔、圆通等快递公司在此设立豫东转运中心。

  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周围300公里辐射圈覆盖郑州、徐州、阜阳、菏泽等12个地级市。商合杭高铁与郑徐高铁延伸段建成后,将形成连接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的3小时经济圈。

  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对促成商丘交通枢纽“流量变现”非常有益。邮政快递企业该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地区枢纽经济发展?

  近年来,商丘市邮政管理局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嵌入地区服装鞋品、速食类食品、生物医药供应链、产业链,在商丘重点产业集群区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并结合生产制造流程,合力共建物流设施设备,为生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厂配一体、仓配一体综合服务。2024年,商丘市邮政快递业累计完成寄递业务量1.53亿件,带动制造业工业产值40亿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为邮政快递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圆通豫东区域总部、商丘邮件处理中心等重大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商丘地区将新增邮件处理中心面积4.5万平方米,全市快件日处理能力达800万件。

  下一步,商丘市邮政管理局将协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快递企业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深化科技创新应用、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服务制造业的场景和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拍照打卡。李新义 摄

  抓落实

  建设文旅强省

  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全会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未来五年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更为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0月2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黄东升表示,全省文旅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牢牢把握“六个坚持”原则,紧扣省委、省政府确立的“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强化规划引领,确立文旅发展新方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列为“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对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建议》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河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实现国家战略与河南实际的精准衔接。”黄东升说。

  深耕文化沃土,绘就文化繁荣新图景。以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为核心,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河南行动,加强二里头、殷墟等大遗址保护利用,推动河南博物院北院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等重点项目建设,让中华文化瑰宝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播中发展。实施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豫剧振兴工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建好用好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打造优质高效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激活文旅资源,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核心品牌,整合“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资源矩阵,加快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郑汴洛安文旅一体化发展。实施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系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推出数字文旅新场景。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落实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重点培育旅游装备、演艺演出等8个产业链群,推动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坚实文旅力量。

  在一线

  文化赋能“破圈”长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

  “汴绣的针法真是精妙,亲眼看着飞针走线,真正感受到了老手艺的魅力!”10月27日,开封清明上河园非遗集市上,江苏游客李女士观赏汴绣创作。

  不远处,豫剧《穆桂英挂帅》引得满堂喝彩,捏面人、吹糖人摊位前围满游客,这样的非遗展示场景如今在园区已是常态。

  在开封清明上河园,非遗项目展示超100项,涵盖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游艺与杂技。园区还通过打造沉浸式非遗演艺,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动态文化展演。在园区,非遗与餐饮、手作、文创等业态有机融合,形成“观演—体验—消费”完整链条。

  “‘非遗+演艺’的探索,破圈聚拢人气,以全链条运营让非遗扎根文旅生态,实现了从碎片化展示到沉浸式、产业化表达的跨越,让传统文化既‘叫好’又‘叫座’。”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孟宇说,目前园区单日演出超100场,节日突破200场。

  作为依托《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主题文化景区,清明上河园也曾遇到“观光式游览”瓶颈。近年来,园区以文化为核,不断发掘整合宋文化元素,形成“全龄、全时、全季、全链”经营理念,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用科技创新文化表达,园区也下足功夫。《飞越清明上河图》5D球幕影院让游客“穿越”千年,《清明上河园:千年之约》XR沉浸式电影立体还原《清明上河图》场景,高科技巡游中“中华巨马”与“飞天”表演相映成趣,科技与文化的碰撞,建立起与游客的深层链接。

  “科技是打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的‘金钥匙’,能让年轻游客更易接受宋文化,同时增强了文化认同。”吴孟宇介绍。

  文化赋能的成效显著。2024年,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10亿元。

  从“一幅画”到“活态宋文化城”,清明上河园为实现景区转型提供了“清园范式”。正如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所说:“让文化‘可触摸、可体验、有温度’,才能留住游客,实现长效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让王爽倍感振奋,更坚定了景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方向。

  “未来,景区将持续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景区,塑造独特的品牌优势,为加快建设文旅强省作出更大贡献。”王爽说。

编辑:申久燕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