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帮老年人数字时代不“掉线”

2025-10-30大河网-河南日报

  郑州市二七区乐业社工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教学公益培训,手把手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受访者供图

  10月27日,扶沟县县政务大厅,帮办人员协助老人在智能终端设备上办理养老金待遇认证。纪俊辉 摄

  □本报记者 翁韬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了网上办理。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办理各种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但同时,有一部分不善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被悄悄地“甩”下了互联网的快车。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今天,他们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面临实际的生活困难。

  为了帮助这部分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也能像大多数人一样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社会各界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郑州市二七区,张南妹和她的乐业社工服务团队长期从事基层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她看来,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手机,不仅是学会了一项技能,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现代生活的大门。

  之前,她的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帮老年人办理日常生活缴费、公交卡认证等业务,每一次现场都会聚集不少老年人。现场办理省去了老人奔波之苦,但如果他们自己能学会操作手机,岂不是更便捷?看着排起的长队,张南妹萌生了一个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想法。

  2024年8月至12月,在二七区及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张南妹和团队联合90名大学生志愿者,发起“我来教您用手机”的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半年多来,该项目已走进二七区50个社区,开办了51场“智慧助老”活动,服务社区老年人1200余人。

  为取得教学效果,张南妹和团队根据老年人的认知特点,专门设计适老化课件,重点讲解基础手机应用及常用生活软件,包括网上购物、生活缴费、医院挂号、防诈骗识别等一系列贴近老年人生活的功能。课后还有志愿者对老人进行面对面、手把手辅导,确保老人听得懂、学得会。

  家住陇海路社区的84岁退休老人于良玉,通过课堂学习和志愿者指导,学会了与外地工作的孩子视频通话。他感慨道:“这样的活动很实用、很管用、很方便,对于不太会用手机的老年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除了手机使用难题外,过去一些公共服务场所过度依赖网上办公、线上预约服务,对老年人线下办理需求照顾不足,不少线下智能终端“适老化”程度不高,界面复杂、操作烦琐,让很多老人无处下手。如今,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正在实现“两条腿”走路,为很多老年人提供了兜底保障。

  10月27日上午,扶沟县大李庄街道65岁的朱民安独自来到县政务大厅办理养老金待遇认证。一进门,身穿“红马甲”的帮办员就主动上前询问。得知朱大爷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后,工作人员立即引导他到“老年人服务专区”,全程协助他完成了认证。

  “现在办啥事都要上网,俺岁数大,眼也花,手机屏幕看不清,真不懂怎么弄。”来之前,朱民安心里还惴惴不安,没想到现场工作人员几分钟就帮他办完了认证,这让他连连感慨“没想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破解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难题,省内多个行政服务大厅都推出了“数字适老辅导”服务。自助服务区都配有专职辅导员,手把手指导老年人操作自助机、使用政务APP查询社保缴费、医保报销等高频事项。同时,各地也在优化线上服务平台,上线“无障碍浏览”和“老年模式”界面,字体可放大至2倍,并配有“读屏”“指读”功能。另外,很多地方还扩大了上门服务覆盖面,推动帮办辅导服务向乡镇、社区政务服务站延伸,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编辑:申久燕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