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水先懂水 2025科普中国说河南篇“通江达海 千年水脉再启航”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大河网讯 虽处中原腹地,河南向海而生的梦想从未停歇。10月31日,“科普中国说·河南篇”第四期主题科普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以“通江达海 千年水脉再启航”为主题,特邀曹金萍、吴澎、陆海、李骁驰、陈建等五位业界专家,循着“历史水脉—国家战略—水网筑基—智慧赋能”的逻辑链条,探寻河南激活千年水运基因、重塑内陆开放新格局的实践路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致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对活动落地学校表示欢迎。他认为,此次“科普中国说・河南篇”走进华水,既是对学校科普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帮助,更是一次难得的思想碰撞和学习交流机会。他表示,期待通过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和后续推广,让社会大众更深刻地读懂河南“以水为脉、向海图强”的历史纵深与战略远见,更直观地感受科技赋能水运、助力内陆开放的澎湃力量。

河南省科协主席刘晓永致辞。
河南省科协主席刘晓永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引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将“内河航运”的复兴与升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补齐“空、铁、公、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更是我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支点。
曹金萍:千年漕运的现代回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金萍教授从历史维度切入,以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古代漕运的艰辛对比今日中原海鲜、果蔬等常态化供应,点出交通变迁的时代意义。“隋唐通济渠千帆竞渡,明清运河漕运余晖,汴河兴衰印证着水资源对城市命脉的深刻影响。”她警示,敬畏自然、传承智慧是文明赓续的关键。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金萍教授作主题分享。
吴澎:国家战略下的河南机遇
“现代内河航运绝非‘撑船运输’,更未过时!”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澎直击核心疑问。他用数据佐证优势:1000吨级船舶载货量堪比几十节火车或上百辆重卡,长江1万~2万吨级船舶运力更惊人;航道建设依托天然河道,兼顾排洪灌溉,1公里航道占地远少于铁路和高速公路;单位运输成本仅为铁路1/3、公路1/6,能耗优势显著。他特别指出,跨区域调水带来枯水期水量提升,为河南融入高等级航道网创造了机遇,“通江达海通道直通郑州,对经济带动意义重大”。

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澎作主题分享。
陆海:向水图强重塑中原水脉
“河南16.7万平方公里国土跨越四大流域,全国独一无二。”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海道出河南的“水情密码”。这份独特性也带来“甜蜜烦恼”:海河流域源短流急,黄河“地上悬河”暗藏水患。但河南早已因水而兴,2540座水库总库容达438亿立方米,1.8万公里堤防可绕地球半圈,597处灌区灌溉8500万亩耕地,以全国1/57国土、1/70水资源,养活1/14人口、产出1/10粮食,夯实了航运发展的水利根基。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海作主题分享。
李骁驰:智能安全重塑绿色水运
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公司及产业研究中心筹备组组长李骁驰以“未来交通是什么模样”发问,继而给出“环境友好、智能安全、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答案。他直言,内河船舶虽运力强、能效高,但传统柴油发动机污染突出。“纯电驱动是必然方向,可‘摸着新能源汽车过河’。”他展示了河南成果——智能新能源货船“豫交投001”号搭载宁德时代1567千瓦时电池,相当于16辆新能源轿车电量总和,载重1000吨或30个标准集装箱,每公里能耗仅7度电,续航超200公里,满足省内短倒需求。

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公司及产业研究中心筹备组组长李骁驰作主题分享。
陈建:顺势而为防患未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陈建用物理原理解读航道规划智慧。他以咖啡搅动时“周边增高、中心凹陷”的现象,阐释弯曲河道水沙特性,强调“顺势而为”的重要性。“河流曲折是客观规律,不可违背。”他介绍,航道规划中通常选取凹岸深槽为主航道,正是利用其水深稳定的自然优势,实现防患未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陈建作主题分享。
从历史漕运到现代航运,从水利筑基到智慧赋能,专家们分享勾勒出河南内河航运的清晰路径。作为内陆省份,河南正以“11246”工程为蓝图,推进沙颍河、淮河等航道建设,打造6个现代化港口,力争“十五五”初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一条贯穿古今的“新水脉”已在中原奔涌,河南正以水为脉、向海图强,书写内陆开放新格局。

活动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指导,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科普中心、大河网、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范昭 刘思嘉 杨鑫阳 马绍坤)
编辑:张龙(小) 审核 :莫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