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叶印到手帕上!郑州市区最大银杏林迎来“颜值巅峰”
大河网讯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郑州市区文博广场,再度被银杏的黄叶所点亮。
一年一度秋风劲,六百银杏再度黄。这是郑州市区面积最大的一片银杏林,也是银杏树数量最多的一片银杏林。

文博广场上,600余株银杏铺就金色长廊,银杏叶、法桐叶随风飘落,勾勒出城市最动人的秋日图景。有人把银杏秋色摄入相机,有人把银杏金景放到朋友圈,也有人把银杏叶子印到手帕上。
11月2日上午,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文博广场精心策划的“落叶遇见非遗拓印 指尖留住秋日诗意”中小学生非遗拓印体验活动在文博广场举办。本次活动结合植物拓印非遗技艺,让近百名中小学生、家长和市民在捶打间将秋日印记定格于棉质手帕,感受自然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共鸣。

在实践环节中,白色棉质手帕、安全手工锤等工具整齐摆放,孩子们纷纷挑选心仪的落叶——枯萎掉落的月季花、扇形的银杏、掌状分裂的法桐叶、枯黄的绣球叶,皆是天然的“颜料”与“模板”。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将落叶按照自己的构想平整铺在手帕上,覆盖薄纸保护叶片,用胶带固定,再用手工锤沿着轮廓轻轻敲击。随着锤子起落,叶片中的天然色素缓缓渗透,月季花朵的热烈、银杏的明亮、法桐叶的清晰脉络渐次浮现,每一块手帕都成为不可复制的“秋日非遗手作”,引得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回家就装裱起来,这是属于我们和文博广场的秋日纪念。”小学三年级的小宇蹦跳着展示自己的“月季花手帕”说,“锤打的时候特别解压,这红色比蜡笔涂的还好看,我要送给奶奶。”
“传统印染需经染料炮制、多次浸染,而植物拓印是直接‘借自然之色、留自然之形’。”园林高级工程师王平格介绍说,二者同为古人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只是拓印更贴近当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广场的落叶本就是最美的创作素材,无需攀折一枝一叶,就能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
根据介绍,此次活动是文博广场拓展“公园+非遗”服务模式的又一创新实践。此次活动的优秀作品将在其银杏文化展期间展出。
未来,文博广场还将依托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技艺,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新意的文化活动,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展品”变成中小学生和市民游客生活中可感、可玩、可藏的文化符号,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同时也让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更具温度与魅力。(刘瑞朝 王平格)
编辑:祝萍 审核 :莫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