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郑州的铁棍山药正式“出道”,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种植

2025-11-04大河网

  大河网讯 提起铁棍山药,大家首先想到怀山药——郑州出产的山药你见过没?霜降时节,立冬前夕,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内的200亩山药开始进入丰收季。

  山药好不好,主要看土质。温县铁棍山药,得益于当地的垆土。黄河滩区公园这片200亩农场的土壤,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根据了解,这片农场园区前身为经营十余年的苗圃基地,是天然的有机宝库。十几年间,大量的落叶、腐殖物及苗木回填物在此分解、发酵,形成了极其丰富、厚度可观的营养腐殖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特别高,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和天然制剂。

  同时,这里也是铁棍山药绝佳的生长温床。肥沃、疏松且生物活性极高的土壤,正是山药这类对土壤要求极高的作物理想的生长环境——这片“有生命的土壤”能为其提供充沛而均衡的养分,从而孕育出风味与营养俱佳的上乘山药。

  得劲农场相关人士说,本次山药种植,得益于与河南科技小院的联合,他们全面引入了“肥水一体化专业深沟干沟起垄种植”模式。其中,深沟为块茎的充分膨大提供了宽松舒适的环境,避免了畸形。干沟和起垄则有效解决了排水问题,防止了雨季涝害,同时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使得山药根系生长更加健壮。

  自古以来,山药就是滋养脾胃的“神仙之食”,也是药食同源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山药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山海经·北山经》记录:“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藇(薯蓣)。”

  在古代,山药并不是今名,还经历了几次改名。宋代寇宗奭记载说:“薯蓣,因唐代宗名豫,避讳改薯蓣为薯药,又因本朝英宗讳曙,改薯药为山药。”

  最早记载山药能入药的典籍是《神农本草经》,其将山药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元代诗人王冕在《山药》诗中写道,“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其中的“大官羊”是北宋时期的淮阳名菜,可见当时山药之品质和口味,已得到人们的激赏。

  乾隆年间荥阳县志

  这次“出土”的山药,外形笔直,饱满美观,绵密软糯、香甜可口,胶质含量丰富,为黄河滩区农业的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刘瑞朝)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刘杨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