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传学院:以“新声”致敬记者节 传承穆青新闻精神
11月6日,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大礼堂内,“勿忘人民,记录时代;践行‘四力’,强国有我!”的誓言铿锵回荡,老一辈新闻人的初心与青年理想在此刻交汇,薪火相传。

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科传学院举办第三届新闻学品牌活动“新声”,以“学穆青讲故事——践行‘四力’”为主题,展现新闻学子的理想与担当。
活动现场揭牌成立“新闻评论拔尖班”“数据新闻创新班”,两个专业班由河南日报社与学校传播学院联合打造,依托党媒优质资源,采用“双师授课+实战项目+岗位实习”模式,聚焦核心能力培养,推进产教融合,为媒体融合时代输送复合型传媒人才。

开场舞《东方》鼓点激昂,学子身姿舒展,尽显新闻人蓬勃朝气。情景讲述《勿忘人民历史的回望》带观众沉浸于穆青的新闻人生——抗日报国、扎根基层、心系人民,“勿忘人民”的信念在学子心中扎根。《在田间地头找答案》中,学生洪海阳以方言还原采访场景,真实质朴;仙人庄办事处何楼社区书记魏东生登台,用“脚下沾泥,心中有民”的基层实践寄语青年,诠释新闻作品的温度来源。

《我的实习日记》细腻呈现新闻学子成长轨迹,初接任务的忐忑、采访本上的反复修改、稿件批注中的思考,定稿发出时的释然……真实细节唤起师生共鸣,记录新闻人必经的淬炼之路。
活动在《践行四力强国有我》中推向高潮。河南日报优秀记者向学子赠送象征“脚力”的登山鞋、“眼力”的放大镜、“脑力”的理论书与“笔力”的钢笔,传递殷切期望。新闻学子庄严承诺,声音嘹亮,目光坚定,展现新时代新闻人的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穆青之子穆晓枫与河南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记者穆青》著者张惠芳如约而至,与满怀热忱的青年记者、新闻学子并肩而立,共赴这场跨越代际的精神之约,亲证新闻初心的传承时刻。
“新声”不息,传承不止。据悉,科传学院新闻学专业充分依托河南日报党媒优质资源,以穆青精神青年实践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化实践育人。该专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有数字文化传播实验室、大禹舆情研究院等平台,常态化开展“行走中原”实践、小学期实训、融媒体工作室项目,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持续为新闻战线输送高素质人才。(张钰 刘昊)
编辑:王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