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对‘华夏根脉’的理解更立体、更鲜活。”11月7日,结束6天访豫行程的台湾青年职工代表团成员难掩激动,纷纷为活动“打call”。
近日,来自台湾省的20名青年职工代表齐聚河南,参与由河南省总工会主办的“华夏寻根·老家河南——台湾青年职工访豫行”活动。活动以“文化溯源、产业探访、心灵对话”为主线,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交流,推动两岸青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厚植文化认同,共绘融合发展新图景。
开营:以心相交,共启寻根之约

11月3日上午,“华夏寻根·老家河南——台湾青年职工访豫行”开营仪式在河南工会大厦正式启幕。台湾青年职工代表团团长陈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河南青年有守正创新的底蕴,台湾青年有敢闯敢拼的活力,期待此次相遇能成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同心筑梦的新起点”。台湾青年代表魏女士说,“我们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敬畏而来,更希望这场‘寻根’不仅是行程,更能成为两岸青年情感联结的常青纽带”。
寻根:触摸文明密码,感知历史温度

访豫期间,青年们沿着“历史轴”探访郑州、洛阳、开封,从文物瑰宝中解码“最早中国”的基因。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面对“华夏第一王都”的考古实证,青年们围聚在“中华第一龙”复刻品前久久驻足——“原来我们的文明源头如此璀璨!”有人轻声惊叹。步入洛阳龙门石窟,面对卢舍那大佛的慈悲微笑与龙门二十品的魏碑风骨,青年们举着相机记录细节,不时讨论:“古人用锤凿刻下的不仅是信仰,更是跨越千年的审美传承。”而在清明上河园,看实景演出、逛古街市集,青年们仿佛“穿越”回《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原来课本里的‘汴京盛景’,是如此可触可感的活态文化”。

探新:触摸发展脉搏,共话融合机遇
除了文化寻根,青年们更深入产业一线,感受大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

在中欧班列(中豫号)集结中心,巨型货箱有序流转,“钢铁驼队”连通欧亚的图景令青年们振奋。“郑州‘买全球、卖全球’的枢纽地位,让我们看到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空间。”台湾青年张先生感慨。在海一云商实业集团,青年们化身“带货主播”体验直播销售,“大陆电商的创新速度让人佩服!从选品到互动,每个环节都有大学问。希望我们可以加强交流合作。”台湾青年职工代表吴女士说。在洛阳恒生科技园,人工钻石培育、无人机智能应用等前沿科技展示,更点燃了青年们的创业热情:“河南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尾声:此程是起点,未来共奔赴
六天行程,转瞬即逝,却在两岸青年心中种下“双向奔赴”的种子。从博物馆里的惊叹到直播间里的欢笑,从历史遗址的沉思到产业园区的探讨,他们不仅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更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活力,收获了跨越海峡的友谊。

此行的高潮,定格于黄帝故里。一场庄严的拜祖仪式中,台湾青年整衣肃立,虔诚敬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第一次站在这里,才真正明白‘炎黄子孙’四个字的分量,原来我们的根,一直紧紧连在一起。”一位台湾青年的感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台湾青年职工代表陈先生说:“这次‘寻根’,让我们更确信两岸青年同根同源、同频共振。”正如活动主题所言,青年们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的风景、笔记本上的感悟,更有一份“共绘新篇”的责任——以文化为桥、以发展为帆,携手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写下属于两岸青年的精彩篇章。
编辑:陈静 审核 :刘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