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丨中原隆起产业新高地 ——获嘉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获嘉开发区鸟瞰。获嘉开发区供图
获嘉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地处中原城市群“豫北工业走廊”中部,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近年来豫北地区崛起的优势产业板块。作为省级开发区,现有企业600余家,其中“四上”企业131家,规上工业企业99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研发中心11家。已形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并培育冷链物流、阀门、游乐设备等特色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今年以来,获嘉开发区紧扣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目标,推进产业提升、效能提高与技术改造,以及机制改革“两改”任务,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优化结构,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获嘉开发区聚焦产业发展主责主业,统筹精准招商、项目落地与营商环境优化,重点做强现代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冷链物流、阀门、游乐设备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清晰、特色鲜明、链条协同的集群发展格局。作为新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核心区和“中原农谷”西部片区核心区,园区通过应急管理部D级化工园区复核。并拥有北交所上市的全国首家农机企业。
现代化工产业依托中新化工、巨晶化工等龙头企业,提升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能级。巨晶化工正建设年产1万吨正戊醇扩建项目,总投资5.1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利税1.196亿元,带动就业100人;中新化工联合东澳化工等企业共建百亿级现代化工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以花溪科技为引领,该企业为北交所上市企业,秸秆打捆机、方捆打捆机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全区装备制造规上企业32家,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从小型农用机械到大型收获机械的完整产业体系。
冷链物流产业依托“新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吸引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入驻,形成显著集聚效应。
强化招引,激活持续发展新引擎
获嘉开发区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围绕“招什么、谁去招、怎么招”精准破题,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在精准谋划上,紧扣主导产业绘制招商图谱,聚焦“招大引强”,瞄准行业百强与“国”字头企业,高频次“走出去、请进来”。今年以来,开展招商活动100余次,接待客商近70次,获嘉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广东等10余个省市考察。同时强化平台招商,借助物流协会、石化协会等专业力量,在国际博览会、专题考察等活动中签约关键项目,吸引10余家优质企业考察。该开发区彻底告别拼资源、土地、财税的内卷式招商,转向完善设施与产业生态配套。
在创新驱动上,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招商质效与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撑。积极牵线高校与科研院所,组建博士专家团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诊断与智能车间申报指导,合作共建大学生技能实训基地,精准输送人才。目前,河南工学院博士专家团已助力天鑫新能源智能车间获批并共建实训基地。
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与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龙腾公路科技、连福记、中新化工、晶瑞日用品4家企业已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政策宣讲,精准辅导企业争取专项资金,天鑫新能源获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190万元。河南德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2025年“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与“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两项殊荣,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平台。
提升服务,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
获嘉开发区坚持“服务至上”,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提供坚实保障,塑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项目全程跟进,保障建设提速。为重点建设项目配备专属服务联络员,主动对接、建立台账、动态跟踪,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二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精准纾困解难。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定期深入一线收集诉求,系统开展问题梳理与研判,切实化解实际困难。
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优化融资生态。截至目前,多家银行与10余家企业签订贷款意向书,金额达上亿元,取得阶段性成效。
针对农机、阀门、游乐设备产业同质化问题,该开发区鼓励企业以协会、商会形式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凯高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绍伟表示,通过协会分流订单,共同赶制交货,企业自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已完成订单2000多万元,全年预计产值6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获嘉县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新乡全市;57个新上项目开工;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1%,居新乡八县市首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李保平)
编辑:王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