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电光水雾系统营造“科技火焰”

2025-11-10科技日报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火炬手郭晶晶(前左)、王欣瑜(后左)、王柳懿/王芊懿在开幕式上进行火炬交接。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本报记者何亮龙跃梅叶青

  11月9日21时15分,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一场科技与绿色相融合的点火仪式惊艳亮相。

  巨大的“水舞台”,粤港澳三地火炬手脚踏波涛、拾级而上。在主火炬塔被点燃的瞬间,映入观众眼帘的不是传统火炬,而是由电光水雾系统营造出的极具科技特色的熊熊火焰。

  协助这簇圣火跃动的能量,来自分布式光伏产生的清洁电能。这份“绿电”通过相关单位为十五运会专门设计的“源网荷储”小型智能微电网,在储能装置中精准调节,助力点燃开幕式火炬。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火炬塔设计、点火创新,整体贯穿‘天海一心’主题。”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五运会火种取自南海1522米深的可燃冰,并在深海完成“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壮举。在三地的协同守护下,这束集“科技”与“绿色”的圣火进一步转化为体育之火、艺术之火。直至开幕式现场,火炬手在海天一色的水波中步步登高,共同点燃象征“同心共圆,中华梦圆”的超低碳主火炬——“天海之冠”。

  从浩瀚深海到岭南大地,全运圣火以一种磅礴而温暖的力量,为十五运会彰显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的理念。那源自可燃冰的深海之火与天上之光在岭南交汇相融时,也共同成就了十五运会开幕时刻的精彩绝伦。

  圣火的光芒与千里之外的清洁能源在此刻交汇。十五运会场馆内的每一度电,每一块屏幕的电能,都承载着“来自天上”的绿色能量。

  据了解,为实现赛事场馆“全绿电”运行的更高目标,广州供电局系统整合了建筑光伏、绿电绿证交易等多种路径,将源自云南、广西壮丽山水间以及广州从化、南沙的清洁电力汇聚融合,共同为湾区注入稳定可靠的“绿色动能”。一条串联起青海、云南、广东等多地的光能绿色电力通道就此构筑,以绿电绿证为桥梁,实现了跨区域的协同保障。

  据初步测算,整个十五运会期间,仅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风光’赴约,一度一证”,根据十五运会赛事各场馆总用电量,广东电网能源投资公司一次性采购18.8万张绿证,每张绿证均具备唯一溯源编码,确保绿电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透明可查。

  (科技日报广州11月9日电)

编辑:申久燕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