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簪菊煮茶 手把手教你当一天“宋朝人”

2025-11-12大河网

大河网讯 秋风吹彻汴梁城,十万金甲满城倾。当下正值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举办期间,“宋韵开封,菊香中国”,持续至11月17日的菊花文化节,全城用280万盆色彩缤纷的菊花欢迎四海宾朋。

当开封龙亭的朱墙被层层菊海包围,当《东京梦华录》的市井喧嚷化作今日花潮人海,古都开封终于亮出了它延续千年的“顶流密码”——菊花。

(图片来源:开封市文广旅局)

大宋“花友会”:簪菊饮酒才是真潮流 

菊花是开封的市花,自古便有“汴菊甲天下”的美誉。

“开封与菊花的渊源由来已久,在北宋时期迎来高峰。”开封古城文化会客厅讲解员徐冰表示,《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都城汴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的盛况。

《菊丛飞蝶图》,宋代朱绍宗画,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龙亭是六朝皇宫遗址,明朝时这里是周王府,当时在周王府里面养菊、赏菊是一件非常时尚的事,皇上还会在这里举办盛大的赏花钓鱼宴,相当于宫廷版的团建。

现在,开封龙亭的菊展和巍峨的宫殿、潘杨二湖交相辉映,重现了《东京梦华录》中菊香漫城的盛景。

若穿越回北宋开封,你会惊觉菊花才是大宋秋日“顶流”。重阳前后的汴京,满城皆是“菊友”——酒肆插菊旗、妇人簪菊鬓、文人捧“菊盏”。 

开封与菊的千年“双向奔赴” 

自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将菊推向文人精神高地,到唐代黄巢在开封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战斗宣言,菊花始终与这座古城同频共振。 

至宋代,开封菊事达至巅峰:《武林旧事》记载,宫中重阳宴需用万盆菊花堆叠“菊山”;民间则兴起“斗菊”——比花型、赛花色,甚至培育出绿色“碧云菊”、墨色“玄霜菊”。如今开封人复刻宋时“菊山”,在龙亭公园以菊扎作瑞鹤、楼船,恍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秋日番外篇。

 赏菊也是宋朝一大重要的风俗,菊花开放的时节,百姓出动去郊外湖山设宴,赏菊饮酒:“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当时开封的菊花就以品种繁多,颜色各异,千姿百态而闻名已久了:“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图片来源:开封市文广旅局)     

季节限定的“花中君子” 

古人爱菊,远不止因它傲霜——菊实为古代“养生黑科技”。《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古人认为,黄菊、白菊属于真菊,黄菊花清热力强;白菊花明目力盛。正如陆游在《小饮赏菊》中写道:“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开封人将这份智慧延续至今:菊花茶、菊花酒、菊花宴……甚至开发出菊花酥、菊花馅饺子、菊花鱼……让游客一口咬下千年宋韵。当地花农笑言:“咱开封菊,一朵能入画,一朵能泡茶,一朵还能上热搜!”  

微博网友“大鱼等鱼”调侃:“别的城市秋天喝奶茶,开封直接泡在菊花海里!”而一位身着宋制汉服的“00后”说得更妙:“黄巢写‘满城尽带黄金甲’时,肯定没想到一千年后,我们穿着汉服来他的‘预言地’拍抖音。” 

(图片来源:开封市文广旅局)

从陶渊明的篱下隐逸,到黄巢的铮铮铁甲,再到今日开封的满城锦簇,菊花始终是中国人时令情结的“文化芯片”。当千年花魂遇见古城新事,这场季节限定的“黄金盛宴”,正用穿越时空的芬芳诉说——有些美,从未凋零。(申华 刘思嘉)

编辑:陈梦伊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