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从黄河岸边到产业前沿 看洛阳的“商量”密码

2025-11-14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今年以来,洛阳市政协瞄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以“项目化思维”研究谋划,坚持高标准履职尽责、高质量协商议政、高效能发挥作用,为建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贡献政协力量。

民生小事里的协商力量

洛阳市孟津区,协商议事室里正在讨论紫金花园停车库漏水的问题,区政协委员和物业、居民代表等围坐一桌,交流协商。“去年以来举办协商议事活动23场次,开展微调研12余次,助力化解各类基层纠纷30多件。”省政协委员、河南韬信税务师事务所主任郑海涛介绍。孟津区西霞院西霞社区将政协委员按居住地或工作区域“入网进格”,参与网络议事,持续以“政协智慧”破解治理难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洛阳市政协把基层协商议事作为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的重要途径,深化“洛事好商量”工作品牌建设,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衔接。

洛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边宏军介绍,在提案办理过程中,“面对面”互动式已经成为主要的提案办理协商方式,定期举办的政情通报会帮助委员们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工作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更好知情明政、提高履职成效。聚焦群众关心,回应群众期盼。“洛事好商量”栏目把协商现场直接搬到邻里中心、广场楼前、田间地头,甚至问题发生的施工现场。

孟津“蓝”的政协担当

初冬,孟津黄河湿地风景如画。浑浊的黄河水奔流至此呈现出万里黄河孟津“蓝”的壮丽奇观,远处,一群水鸟飞舞嬉戏。目前,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已成为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鸟类重要栖息地。这幅和谐的生态画面,离不开政协履职的实践。

洛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周宏伟介绍:“2019年至今年7月,累计开展履职活动30余次,提交提案100余件。去年以来,市政协搭建‘委员联系群众’平台,收集群众关于水资源节约、沿岸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80余条,有效架起了民生需求与政策实施之间的沟通桥梁。”

正是通过高质量的履职实践,为古都洛阳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洛阳市政协调研室主任陈志恒在谈到创新协商形式时说:“我们建立完善了一套深度协商互动的机制,围绕重要课题,常态化地举办专题协商会,通过‘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式’协商,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协商的质量和实效。”

让协商成果落地有回声

提出好的建议还不够,关键是要见行见效、落地生根。如何将政协协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洛阳市政协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应用型智库,保证建言资政的专业性和实操性,另外,出台《协商成果转化运用实施办法》,从“批办、交办、承办、反馈”这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把流程和责任明确下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五个强省”的系统部署。2024年洛阳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90亿元,河南省政协委员张志勇结合我省以及洛阳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和着力点,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我省具身智能产业的提案》,受到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转化落实。

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视觉检测领域。中科慧远技术总监贾亚飞说:“今年以来,河南省及洛阳市惠企政策精准发力、持续加码,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科慧远发布的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推动工业质检进入“具身智能3.0”时代。”

物流领域也同样如此。

      洛阳市政协委员许军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申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2024年,洛阳成功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魏蔚)

编辑:陈梦伊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