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旅名城到大国工厂 洛阳“智造”再出圈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11月18日,“大国重器 蓄势中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洛阳市委网信办联合洛阳市工信局、洛阳市科技局和洛阳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主办,洛阳日报社承办,联动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等地市同步开展。
在活动期间,来自人民网、央广网等主流新闻媒体采访团和正能量网络大V,将陆续探访洛轴、中航光电、中信重工、中钢洛耐、瑞光影视、中硅高科等企业,聚焦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国重器和代表河南创新最前沿的高精尖产品,全面展现河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图景。
为“中国芯”提供“洛阳基因”
内径6毫米的“袖珍款”、外径15米的“巨无霸”……采访团首站走进了位于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了我国直径最大、精密程度最高的轴承,还有国内轴承产品尺寸最广、用途覆盖面最宽、品种最齐全的轴承,保持了多项中国轴承行业纪录。

“公司生产的风电轴承可以说是全球风电技术的引领者,整个国产水平都处在世界第一梯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明辉告诉记者,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大功率风电轴承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超大型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整体技术水平跃居国际领先行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特别是海上16兆瓦风电机组主轴轴承的成功研制与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风电轴承自主化率大幅提升至70%以上,为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从“分钟级”到“毫秒级”的飞跃
从新能源汽车到轨道交通,从智能机器人到深海深空,这家低调而强大的企业为我国国防事业和民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就是中航光电。
采访团走访中航光电了解到,这家高科技企业凭借持续的科技创新,在高端互连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高端制造业升级。
“当前,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对数据传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构建了完整的高速产品矩阵,实现了从25G到224Gbps的系列化产品布局。”中航光电科技发展部技术总师刘成荫为大家介绍了高速互连领域的最新成果。

高速互连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究竟有多么直观和震撼?他为大家举了一个例子:一部100G大小的4K蓝光电影,如果使用家中普通的USB接口传输,需要3到4分钟;而采用我们当前的224Gbps高速接口,这个时间可以压缩到4到5秒,几乎就是点击鼠标的一瞬间。正是这种从“分钟级”到“毫秒级”的飞跃,成就了 AI 训练的效率提升和数据中心的即时响应。
高速连接器就像是信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公路和桥梁”,它不仅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元器件,更关系到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战略命脉。从算力集群到核心网络,从无线基站到国防,几乎所有对速度和可靠性有极致要求的场景都离不开它的支撑。
“工业长子”的“十五五”蓝图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曾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焦裕禄等先辈曾在这里留下奋斗的身影。如今,走进中信重工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总部,这里已然成长为全国领先的重工企业。
近日,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3台矿山领域超大规格碎磨装备在生产现场顺利完成工厂试车并交付客户,这3台核心矿山装备堪称“矿山巨无霸天团”,每一台设备都凝聚了中信重工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均搭载中信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专家系统,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动态监控与精准调整,尽显“智能化”基因。

创新一直都是驱动中信重工的核心引擎。据中信重工技术发展部技术中心副主任陶定新介绍,“十五五”期间,他们将保持7%的行业领先研发投入,在矿山装备领域实现“六星争冠”,并在多个细分领域使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经营质量上,将加速培育机器人业务、新能源装备业务作为新增长极和第二增长曲线。国际化方面,将显著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推动国际业务规模与效益再上新台阶。
一键操作,万吨材料智能搬运
只需在显示屏上简单操作,产品所需配料即可精准投送;同样是在显示屏上轻轻一点,已经打包好的成品从近10层楼高的智能立库上被精准抓取……在中钢洛耐年产10万吨新型高温功能材料生产现场,这样的智能化随处可见。
采访团走进中钢洛耐智能化车间,一包包准备发往印尼的定制材料已完成验收,整装待发。据现场负责人介绍,6000吨的原料和成品,以前至少得占用一大间仓库,现在仅需2000多平方米的一角就能堆放,已达到耐火材料领域国内先进水平。

有同样“神通”的生产线,还有中钢洛耐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现场,这里不仅有智能立库,还有配套的智能备配料系统、自动成型压机、智能节能加热炉窑、自动化输送加工线等一批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实现低碳绿色环保生产。
据了解,中钢洛耐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其中垃圾焚烧发电用碳化硅系列高端耐火材料产品深受欧美市场欢迎,中钢洛耐作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对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编辑:陈梦伊 审核 :郭同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