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三年治愈丙肝33万!这场会议晒出河南健康KPI

2025-11-20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11月19日,在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2025年河南省艾滋病丙肝等多病共防骨干培训会在郑州召开。本次会议以“社会共治,守正创新,终结艾滋”为主题,展现了新时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河南模式”引领艾滋病、丙肝综合防治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在会上指出,河南在我国艾滋病防治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的“河南经验”为全国提供了重要借鉴。

自2003年起,河南率先实施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并派出工作队进驻38个艾滋病防治重点村,推进“六个一”工程。同年,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试点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面对感染者分布分散的挑战,河南探索建立“以乡村两级定点机构为依托,以省市技术力量为支撑”的救治模式,为全国艾滋病早期防治工作提供了范本。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张国龙介绍,国家消除丙肝计划启动后,河南积极响应,原有库存病例42万例,经过三年努力,截至2025年4月30日,库存病例降至90958例,降幅达78%,已治愈丙肝患者33万人,丙肝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张国龙还提到,河南在全省推广“敲门行动”,广泛宣传“丙肝可治愈、医保可报销、不治风险高”的理念,动员群众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对于部分犹豫观望的群众采取一对一上门宣传,取得了良好反响。

艾滋病、乙肝、丙肝叠加,癌症风险上升

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宣传大使、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教授张水军指出,艾滋病、乙肝和丙肝均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降低人体免疫力。若三者叠加,疾病进展更快、更严重,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加速,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约80%以上的肝癌患者有乙肝或丙肝感染背景,因此预防乙肝、丙肝也是预防肝癌的有效途径。”张水军建议,公众应增强防病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在进行美容、牙科等治疗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阻断血液传播途径。此外,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措施,安全性行为也对预防这些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如何构筑宫颈癌防治“三道防线”?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吴绪峰提出,第一道是“认知防线”,重点提升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并推动男性群体了解HPV防控知识。第二道是“疫苗防线”,既要推动主要目标人群接种,也要扩大次要目标人群覆盖,并鼓励男性接种,特别是当前疫苗已扩大至9—26岁人群。第三道是“筛查防线”,在继续强化女性宫颈癌筛查的同时,加强男性HPV相关疾病筛查。她还强调,需构建政府主导、医防协同、社会参与的防控网络,实现从认知到行动、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链条防护。

实现乙肝治疗率80%以上目标策略是关键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广明指出,当前乙肝防治面临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不足、诊疗能力有限、患者认知偏差及随访缺失等挑战。部分患者对治愈期望过高或重视不足,影响治疗依从性;成人疫苗接种后也存在无应答或抗体消失等情况。

为实现乙肝治疗率80%以上的目标,李广明提出系统优化策略:

一是优化筛查流程,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发现,锁定高危和高发人群,建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并构建筛查—诊断—管理无缝衔接的转诊通道;

二是提升诊疗可及性,推动基层药品目录落地,保障治疗连续性,同时建立标准化诊疗工具包与专家支持网络,提升基层检测与规范治疗能力;

三是强化患者管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利用微信群、短信及智能机器人进行随访提醒,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并将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病报销,减轻患者负担。

推动从“单病防控”到“多病共防”体系转变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川表示,当前我省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正是实现重大传染病防控突破的关键时期。推动从传统“单病种”防控向“多病共防、综合诊治”的新型防治体系转变,既必要又迫切。

秦川说,“希望参会代表珍惜学习机会,深入交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共同推动全省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韩志伟强调,艾滋病已从“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有效管理的慢性病,但仍是重大公共卫生威胁;丙肝消除工作也进入关键阶段。

韩志伟表示,本次培训旨在提升防治能力,为全省防艾宣传活动预热聚力。他呼吁各位代表积极探索“多病共防”实施路径,推动防治资源整合与服务协同,为建设健康河南贡献力量。

编辑:申久燕  审核 :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