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中国》京华绽放!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圆满收官
大河网讯 大河汤汤,法脉绵长;网聚同心,善治兴邦。11月19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北京站”暨收官总结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场集成果展示、文化溯源与共识凝聚于一体的法治盛会,全景呈现了网络法治建设丰硕成果与“全国网络普法行”品牌成效,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大河网创作的剧目《法意中国》串联起千年法脉,推动传统法治智慧与当代网络治理共振,奏响新时代网络普法强音。

四维聚力,共筑网络普法新生态
法治根基在于人民,法治力量源于信仰。本次活动以“思想之光”“实践之径”“传播之道”“品牌之韵”四大篇章为脉络,构建起从理论传导到实践落地的网络普法闭环,呈现出一场兼具思想深度、实践力度、传播广度与品牌温度的盛会。
“思想之光”篇章聚焦理论引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忠夏、中国政法大学喻中结合研究与教学实践,分享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教育传播、实践落地中的体悟。而“实践之径”篇章则侧重展现治理实绩:北京市委网信办焦旸从价值引领等三方面分享北京经验;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孙铭溪通过短视频版权纠纷等案例呈现司法创新;企业代表讲述AI向善探索。
随后的“传播之道”篇章中,人民日报记者金歆以“用户思维”解析“说法”栏目实践;央广网发布网络法治微短剧创作计划;律师与基层代表呼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法合力。最后的“品牌之韵”篇章将活动推向高潮,情景剧《法意中国》演绎法治文脉,主题曲《e 法首护》传递信念,首都网络普法联盟发起“共建网络法治共享清朗网络”北京倡议,推动法治精神转化为共同行动。

溯源法脉,创新普法绘就文明长卷
回顾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其以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主线,自黔贵之地贵州出发,经华夏文明腹地河南,到三晋大地山西,再至陇原甘肃,推出《法脉千年》《法度三晋》《法承初心》等系列剧目,以戏剧化手法织就一幅贯穿千年的法治文明画卷。
作为收官力作,《法意中国》凝练三部前作精华,将子产铸刑鼎、狄仁杰断奇案、马锡五田间审判等经典法治场景艺术再现,以现代舞台语言构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法治对话。
剧中,大河网记者李艺玮化身“法治追光者”,引领观众穿行于历史片段之间。“当子产、狄仁杰、马锡五这些熟悉的名字从典籍中‘走’到面前,那一刻,我不仅是讲述者,更是法治精神的聆听者。”她表示,“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明密码,这种跨越千年的精神接力,很难不让人感动。”

大河担当,原创赋能网络法治传播
作为《法意中国》的重要参与方与内容创作者,大河网从《法脉千年》的策划创作到收官剧目《法意中国》的打造,从记者转型“法治追光者”的沉浸式讲述,到构建全媒体立体传播矩阵,始终以“原创+技术”双轮驱动,推动普法传播创新。这一深度融合媒体优势与法治内核的实践,为网络法治及法治文化传播提供了“大河样本”。
随着《法意中国》的落幕,2025“全国网络普法行”告一段落,但法治传播的新征程才起航。当千年法脉与数字文明交汇,当传统智慧照进现代治理,法治中国的图景正徐徐展开。(苗苗 艺玮)
编辑:祝萍 审核 :郭同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