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 河南民企“最强外脑”已上线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赵檬)“河南省科学院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有效路径,把服务民营企业作为重要使命,全院服务的近万家企业中 80% 以上是民营企业。”11月26日,在2025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邱士可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河南省科学院已经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科创服务体系,形成了“研发在郑州、中试在周边、产业化在全省”的创新格局,可以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目前,河南省科学院拥有50家直属研究机构,汇聚了包括3名全职院士在内的12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形成了以博士为主体的人才队伍,规模达3000人,还有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博硕研究生千余名,拥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百余个,可转化的科技成果2000余项,涵盖了多个领域。针对民营企业这些痛点和难点,河南省科学院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
让科技人才“走进生产一线”
推动人才下沉,让科技人才“走进生产一线”。河南省科学院创新实施“双向挂职”“科技副总”“双走进”等机制,推动科研人员带着技术、带着成果深入企业车间,结对子、解难题、促转化,开展“贴身式”技术服务。今年河南省第二批科技副总选派活动中,已与70家科技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科技副总即将奔赴企业一线。同时,启动“千名博士(专家)进企业”活动,让科研人员真正“沉下去”,让企业问题“浮上来”,让技术难题“解决掉”。
向民营企业开放价值13亿元的科研装备
共享仪器设备,为企业打造“开放实验室”。针对企业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投入大、使用率低的难题,河南省科学院搭建了大型科研设施共享平台,面向民营企业开放价值13亿元的近千台(套)高精尖试验、检测装备,其中不乏科技研发“重器”。同时整合了6家具备CMA资质的检测单位和近300名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满足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多领域的研发需求,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买不起、养不住、用不好”的问题。
做民营企业“创新合伙人”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共建研发平台,做民营企业的“创新合伙人”。河南省科学院创新推出“共建共享”模式,科学院有人才、有技术、有成果,企业有场景、有应用、有市场,共同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系列创新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概念验证、中试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把科学院打造成全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共建共享的研发中心。河南省科学院是全省人民的科学院,也是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科学院。让企业少花钱、低成本,就能享受到创新资源协同、集约、保障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
创新解题机制,实现“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河南省科学院建立了“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多方支持”的协同创新机制,企业提需求、科学院组团队,共同攻难关,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进有转化前景的研发,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了每期3亿元的联合研发基金聚焦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同时,还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共同参与设立研发专项基金,“一对一”解决个性化技术难题与需求。
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平台
打造成果转化的超级IP,搭建产学研“对接桥梁”。河南省科学院精心组织“龙子湖科创路演”活动,打造中原地区成果转化品牌,形成成果转化超级IP。已成功举办11场综合科创路演活动和20多场行业、企业专场对接活动,已将龙子湖科创路演活动打造成中原地区成果转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的平台。企业家找项目到龙子湖科创路演来,科学家团队好成果“找婆家”到这里来,科技金融机构投项目到这里来,各地区招商引智到这里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平台。
编辑:祝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