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3块锂电池,就有1块用上“河南造”的核心部件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赵檬)“全球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的晶体六氟磷酸锂”,11月26日,在2025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多氟多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创新发展道路。公司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用多氟多产晶体六氟磷酸锂
多年来,多氟多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主赛道,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将省委"两高四着力"战略部署与企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发锂电池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全球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的晶体六氟磷酸锂,正在制定六氟磷酸锂的国际ISO标准,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半导体新材料电子级氢氟酸进入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国际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体系,跻身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第一梯队;硼同位素分离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产品应用于核工业、半导体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为国家战略安全筑牢屏障。
“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科技革命汹涌澎湃的今天,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种创新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层面,深入至管理模式、产业洞察和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成为多氟多最核心的竞争力。”李世江告诉记者,在多氟多,逢会必讲创新,强化不创新必退的危机意识。创新已经从党委、政府的要求变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内化为多氟多的文化基因,形成人人争相创新、事事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研发费用投入稳步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创新项目及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按节约成本的5%奖励相关人员。正是在这种创新氛围和机制驱动下,多氟多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创新让多氟多尝到甜头,更为整个行业树立标杆
“创新需要平台支撑。我们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与中科院、河南省科学院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李世江介绍,以氟基新材料科技公司为主体,与清华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多氟多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智慧元素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学院,聚焦先进制造技术攻关、下一代高性能材料研究,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应用,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尖端人才。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科技厅、工信厅、发改委等省直部门积极配合、主动帮扶,焦作市、中站区各级领导全力支持,氟基新材料国家创新中心争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氟基新材料国家创新中心肩负着抢占知识市场制高点的重大使命,是承载国家战略、落实国家要求、依托国家平台、推进国家项目的重要创新载体,也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国之重器”。“掌握一个元素,建立一个链条,塑造一个生态,成就一个梦想”,这是专家论证会上院士们对创新中心寄予的殷切期望。创新不仅让多氟多尝到了甜头,更是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激发了行业内众多企业投身创新的热情,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到“十五五”末实现营收500亿元目标
李世江表示,多氟多将以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汇聚顶尖智慧,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成为全球氟基新材料原始创新策源地,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转化的高速通道,把创新中心打造成服务国家战略、破解行业难题的硬核平台!以创新平台为支撑,在全省进一步叫响“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电池四大业务板块,到“十五五”末,实现营收500亿目标,为河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编辑:祝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