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听“东海小组”后人讲那时的故事 《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及烈士亲属走进郑州大学

2025-11-27大河网-河南日报

  《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和烈士亲属走进郑州大学宣讲。 吴志伟 摄

  □本报记者 樊雪婧

  “这是我奶奶寄给我爷爷的最后一张照片。”11月26日,郑州大学,《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上,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动情地念出写在照片背后的留言:“她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与‘伟大的感情’,从此,将永远快乐而健康。给梅留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不少师生红了眼眶。

  照片中,朱枫静静坐在阳台上,温柔地望向远方。梅是朱枫的爱人。“奶奶生于深秋,漫山枫叶红似火;爷爷弟兄三人以岁寒三友自称,奶奶取名‘枫’,与爷爷名字中的‘梅’相映,寓意一树红枫一枝梅,并肩战斗。”

  在朱容瑢的讲述中,时光仿佛回到那段岁月:革命生涯中,朱枫与家人聚少离多。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初现,她接到赴台的任务后,将儿子送回北京,离别的船边,她轻声向儿子许诺:“告诉爸爸,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讲到奶奶被捕后吞金的故事时,朱容瑢的声音微微颤抖。“电视剧播出后,很多人问我,这是不是虚构的?我坚定地说这是真的。”她拿着一张照片介绍,奶奶把项链、吊坠和掰成两半的手镯吞下,昏迷了以后也没有发出呻吟声。“奶奶是普通人,但她又很不普通……”她的讲述哽咽了,现场的掌声却更热烈了,不少学生一边鼓掌一边悄悄抹掉眼角的泪水。

  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让吴石、朱枫、陈宝仓等隐秘战线的英雄回归大众视野,让“无名”的荣耀被铭记。

  现场,陈宝仓烈士的孙女陈怡与外孙女李敏登场,让现场情感共鸣更添一层。“妈妈常说姥爷是一个温和的人,说话缓慢有分寸,做事沉稳有涵养。”李敏说,“分别时,姥爷嘱咐子女‘要好好学习,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希望你们能够学医,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的祖国山河无恙,都如您所愿!像您说的那样,爸爸学了医,救治了很多病人,他没有辜负您的嘱托。”陈怡接过话头激动地说,如果爷爷今天来到郑州大学,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的样子,一定很欣慰!

  陈宝仓扮演者那志东一开口便袒露心迹:“演英雄不是复刻符号,是要走进他们的生命。他的故事,让我念着念着就懂了什么是信仰。”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英雄。”那志东突然提高了语调,向全场发问,“为什么我们管他们叫英雄,因为他们用生命和英勇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和幸福生活!我们能忘记他们吗?”

  “不能!”“不能!”数百名学生齐声回答,声音久久回荡在现场。

  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保营说,《沉默的荣耀》之所以动人,关键在于它让隐蔽战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历史被看见。这份感动会引导广大师生将英烈精神内化为坚定信念与奋进动力,外化为勤学笃行与担当作为,凝聚起建设一流大学、助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知道吴石爷爷,今天仿佛才真正理解了‘无名英雄’四个字的分量。”2024级学生刘冰冰的话,道出许多学生的心声。

  一段段跨越时空的家国故事,让师生们触摸到了革命温度,成为一场红色校园文化盛宴,也是一堂光影里的“大思政课”。那些在无声战场逝去的忠魂,在新一代青年心中,正奏响永不沉默的荣耀之歌。

编辑:申久燕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