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今年数字经济规模预超2.2万亿元,底气从哪儿来?丨数字经济“舞”中原

2025-11-27大河网

阅读提示:为进一步推动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河南、数智强省,9月至11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等形式,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数字经济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本系列稿件将围绕检查情况全面呈现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深远谋划。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2022年3月1日《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检查报告认为,三年多来,河南以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效能,全省数字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经测算,全省数字经济规模2024年超过2万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2万亿元,“十五五”时期将继续保持8%左右的较高增速。以下六个方面将支撑河南数字经济规模高速增长:

“身子骨”越来越壮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愈加坚实  

5G基站数量全国第六

累计建设5G基站24万个,居全国第6位,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具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安阳等地建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网络基础设施,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

全省算力规模达9.8E Flops

出台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上线运行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引导算力集约发展,“一核四极多点”总体布局初步构建,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全省算力规模达9.8E Flops。

建设首批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

启动首批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郑州入选首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更新改造城市老旧管网1.6万公里

2022年以来,累计更新改造城市老旧管网1.6万公里,识别“三高”风险点位1.4万个,安装物联感知设备24.3万余个,新建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10.3万个。

今年5月,“数据要素×”大赛河南分赛动员大会在郑州举行。

“步伐”越来越大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

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成功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加快构建省级数据基础性制度框架体系。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组织开展23个省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郑州、洛阳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建设任务入选国家数据应用示范场景。

数据骨干企业突破1000家

建立省级数据企业培育库,全省数据骨干企业突破1000家,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交易额突破42亿元。

专门生产手机摄像头对焦马达的沁阳市皓泽电子。

“拿手活”越来越多

数字产业化发展提级扩能

优化完善数字创新平台体系

揭牌运行嵩山实验室、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省实验室及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化重组11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7家中试基地;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60余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0余项,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4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设立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合基金,依托创新龙头企业建设先进计算、数字孪生等创新联合体。

智能手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集成电路产业从“无芯可用”向“月产百万片”跨越,先进计算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向“局部领先”转变,计算机设备年产量突破百万台,光通信芯片、传感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半导体产业实现多点突破。

培育大数据重点企业500多家

产业规模1500亿元,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省区块链产业园累计集聚4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郑州获批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备案电商企业11万余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9.7%,规模居全国前列;获批67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培育188个淘宝村和121个淘宝镇,居中西部第一。

扶沟县的蔬菜种植大棚。

“数字化”越走越深

全省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升至32.5%

转型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建设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5家、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5个,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

建设河南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

实现省级农业农村重点历史数据和现有数据“入库上图”,378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全省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升至32.5%。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度拓展

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1685个,培育数字领航企业36家、中小企业标杆269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郑州、洛阳、新乡、鹤壁、许昌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

郑州空港型、洛阳生产服务型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建设;建成一批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旅游新业态项目,上线“一机游河南”等数字文旅平台,为群众提供综合性、多元化数字文旅服务体验。

打通市政务云59个,河南成为国内首个政务云全量整合省份。

办事效率越来越高

数字化治理和服务全面提升

智慧城市迭代升级

构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基础框架,在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领域建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建设郑州、洛阳等8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政务服务智慧高效

打通省市政务云59个,成为国内首个政务云全量整合省份。集成跨部门事项,上线的“一件事”惠及企业群众办事3.81亿件(次),办事环节、时间等综合压减率81.5%。

公共服务普惠便捷

实施“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打造助教、助管、助研等特色应用模型体系;建成投用省医检互认系统,实现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数字影像调阅;打造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地图,促进养老供需对接。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南省活动启动。图为网络安全展览现场。

网络环境越来越安全

对网站、网店、主播、移动网络应用等持续开展网络违法线索监测,推广“时间戳电子取证”技术,破解网络案件“取证难、固证慢”痛点;畅通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监测结果和违法线索的电子化移送。

风险预警监测逐步加强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持续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推进恶意程序、僵木蠕检测平台等技术手段建设应用。

违法活动严格依法查处

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整治市场混淆、虚假商业宣传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平台领域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线索收集和查办力度;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网络黑产等突出“网络乱象”侦办一批案件,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和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安全。

编辑:祝萍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