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门关再闻驼铃声 非遗关怀暖护丝路征程
11月26日,当最后一峰骆驼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宁夏固原石门关,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之旅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这支从东天山出发的骆驼队,在历经数十个日夜的跋涉后,抵达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宁夏固原。

午后阳光洒在须弥山石窟的崖壁上,驼队的剪影与古老关隘的轮廓交相辉映。石门关——这座始建于隋朝的历史关隘,曾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重要门户,再次见证了驼队的经过。
“当驼铃声在峡谷中回荡时,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音。”东天山骆驼队队员们激动地说,“这一刻,我们不仅是行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据史料记载,石门关在盛唐时期达到鼎盛,每天都有数十支商队由此通行。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互鉴。如今,这座沉睡的关隘因驼队的到来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长途跋涉对队员们的体能是极大考验。在抵达固原前,已有队员出现肌肉劳损、关节疼痛等症状。队伍中最为坚韧的身影,莫过于来自新疆哈密的队员王佩瑶。
途中,她不慎脚背骨折,但简单的包扎后,她选择了忍痛前行。问及缘由,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的妈妈是河南人,我想到她的家乡看一看。”

为此,来自河南洛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正骨”传承团队,携带着200余贴传统膏药与精湛医术,千里驰援,如约而至,与“东天山来的骆驼队”汇合。
在须弥山下的临时医疗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杨超凡等医护人员手法沉稳,精准地为队员施治。当他们将一贴贴膏药细致地敷在队员肿痛的部位时,那氤氲的药香仿佛瞬间抚平了旅途的艰辛。
“这些膏药遵循古法炮制,能活血、消肿、止痛。”杨超凡说,愿这份源自洛阳的守护,能化作他们脚下最坚实的力量,护航他们平安顺畅地走完前往洛阳的路程。

与此同时,洛阳各界已做好热情迎接的准备。洛阳大美艺华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隋唐洛阳城景区,特别捐赠1000张大型演出《凤舞神都》门票,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深度体验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据悉,驼队将在休整后继续东行,预计12月底抵达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行走,既是对丝路精神的当代传承,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编辑:郭同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