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从2008到2022,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
从"雨水"开始倒数,行至"立春"定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拉开序幕。回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年的"中国印"、"祥云火炬"、35个体育图标设计与青花瓷图案等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如今早已年过十四载却还历历在目,终于,我们在2022年开年,获得了再次将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的机会。
14年间,中国用不同元素表现文化自信。人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色彩斑斓的烟花照亮了"鸟巢"的夜空。在体育场正中央,巨幅卷轴缓缓展开,“活字印刷”“京剧昆曲”“功夫太极”轮番上演,正在崛起的中国把五千年文明的壮丽画卷展现给了全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中国人对全球主义的浪漫想象和美好期待。而在这次冬奥会上,宏大变为精巧,繁复化作简约,科技取代人山人海制造出视觉盛宴。这场简约、绿色、安全、精彩的冬奥开幕式,同样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表现。
2008年奥运,国人的形象气质还是偏重于含蓄内敛,这时的中国文化要想向世界展现出来,需要我们做“加法”。十四年后的今天,国人的形象有了颠覆性变化,由内而外透着自信,而这种自信是无需解说和刻意呈现的,中国不再寻求融入国际社会。它已是根植于国际社会的资深成员了。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言:"我们不用刻意表现我们是谁,但是同时就表达了我们是谁。这本身就表明了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张汇彪)
编辑: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