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发扬斗争精神的检验舞台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才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年轻干部要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挑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担,就需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浴火重生中实现凤凰涅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年轻干部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本领、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保持勤奋学习的习惯,时刻向先进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毛泽东曾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一定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多读有益于工作的书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来提升本领、干好工作,防止做无用功浪费时间党员干部学以致用,强化实干担当要在“小事”面前仔细做、耐心做,在“大事”面前敢说、敢做、善做,无论大事小事,都有着一颗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谋福利的奉献之心。要做到立足实际,把学习与实践、思想与行动更好地统一起来。要注重深入改革的最前沿、发展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向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先进模范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
“位卑未敢忘国忧,事定犹须待阖棺”,要在实践中恪尽职守。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着党的精神面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年轻干部要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作风、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以“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的方法投身于实践之中,要勇于直面社会治理中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蹲在一线,到矛盾集中、任务繁重、局面复杂的地方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的新特点,总结好经验,提升狠抓落实、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准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着眼群众工作细微之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社会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在实践中反躬内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上对青年干部提出了“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的殷切希望。“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自省的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理应培养“吾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注重自重自省、崇德修身,时刻“三问吾身”,是否树立“反躬自省”的意识、是否具备“反躬自省”的担当、是否达到“反躬自省”的要求,时刻审视自身言行是否符合党员规范、反思所作所为能否维护群众利益、检讨言谈举止有没有触红线碰底线。在实际工作中向先进榜样学习、向优秀同志看齐,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丝不苟。(陈觉)
编辑:杜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