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内畅外连,济郑高铁勾勒“帝丘”幸福图景
济郑高铁河南段郑州至濮阳部分开通运营以来,极大方便沿线居民日常出行,三省交界的濮阳市自此迈入高铁时代、融入“郑州一小时”都市圈。
濮阳古称“帝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距今6400余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也被命名为“中国龙乡”。眼下,濮阳因丰富的油料资源被称为“中原油田”,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2021年生产总值增速居于河南省第三名,发展势头可谓蓬勃。
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对濮阳来说,可是利于民生、有助经济的大好事,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速度快且出行便利的高铁就是拉近距离、获得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以往濮阳人民出行只能依靠客车,消耗时间长,出行不够方便,而今濮阳作为河南东北门户却不通高铁的日子终于结束,濮阳人民与企业势必会依靠卓越的地理位置,乘借高铁发展东风,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发展合作机会。
放眼全局,“米”字形铁路网构建成型,濮阳被纳入“米”字形铁路网将收获更多关注与资源,郑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仅是“开胃小菜”,待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郑州至济南两大省会城市连接仅需两个小时,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连接将更为紧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原振兴以更快的脚步达成。而山东半岛城市群也将通过济郑高铁连接徐兰高铁、郑万高铁、日兰高铁等,与西部城市延伸出更深层次的交流,拉动东西部地区协同合作,交换人力与资源,共同提高经济收入。
高铁连接的不仅是城市,更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交流。高铁促进人才与资源更快流动,给濮阳乃至全国的发展再添一把火,“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终将成为历史,“互相补台,好戏连台”才是大势所趋。(师艳丽)
编辑: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