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声:游客避雨,商家收费,是生财有道还是砸自己招牌?

2023-07-27大河网

7月25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凌晨爬泰山时遇到大雨,发现山顶的商家对入室避雨者开出价格,座位40元一位,没有凳子的25元一位。景区回应:已收到对商家收费避雨的反映,正在调查处理。

来源:视频截图

经媒体曝光后,网友们对此事态度不一。有人表示,屋子里面这么宽敞,商家收钱避雨显得格局太小;也有人认为,泰山顶上房子租金本来就贵,商家对避雨的游客收费也是你情我愿的事,无可厚非。

对此,笔者认为,商家向避雨的游客收费,虽是个体行为,却暴露出景区管理短板。景区内的商家也是景区的一部分,对商家进行监管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景区也有相应宣传引导责任。况且,商家的负面行为最终会影响景区声誉。正如有网友留言所说:泰山景区商家搞“有偿避雨”,虽一时收获满满,却背离了助人为乐的中华优良传统,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无疑让游客反感乃至寒心、失望,从而让景区形象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淄博旅游及烧烤的走红。去年疫情隔离期间,淄博地方政府为了让受隔离大学生少“受罪”,为这些大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餐食,烤肉、牛排、山东煎饼、面食、甜点、水果等。更让几千名大学生没有想到的是,隔离结束后,淄博又为大学生送上纪念品,并在临走的最后一餐,请他们吃了淄博烧烤。受隔离大学生备受感动,把淄博当作第二个故乡,和医护人员们约定,等疫情彻底结束,一定会再“回家”吃一顿烧烤。于是就有了今年春天,“大学生组团”去吃烧烤,让淄博一跃成为五一假期出游热门目的地。

旅游不仅是赏景的过程,也是感受地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过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淄博走红更印证了双向奔赴的热情与张力。所以,此次“有偿避雨”看似一件小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该景区之品质,影响其声誉。正如网友所建议的,对于景区管理者,不能光收门票,更要综合考虑,想办法建设施解决此类突发问题,“游客至上”是景区景点永恒的主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驻扎景区的商家,景区游客的多少直接影响他的盈利,景区商家向游客收取避雨费这一行为,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为此,期待旅游监管部门和景区,对此类怪象,不仅要及时亮剑制止,而且要举一反三,加以防范,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唯有如此,才能让地方旅游业行稳致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小梅)

编辑:谭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