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心中要有“巅峰意识”脚下要有“攀登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的时代命题,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热切期盼,党员干部的价值就体现在为党为人民干事创业新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心中要有“巅峰意识”、脚下要有“攀登精神”,特别是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敢担当善作为、立足基层舞台、坚守做人底线、加强家风建设,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坚定理想信念永攀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我们党成立至今,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走到新时代的今天?答案就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也在入党宣誓时早已注入到我们的血液和灵魂。可以说,理想信念是点亮每一名共产党员灿烂人生的第一道火花,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催人砥砺奋进。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理应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崇高精神追求,坚持无私奉献理念,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敢担当善作为永攀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担当善作为是一切生命的真正脊梁,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一个民族的强大之本,一个国家的生存之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前进路上遇到了艰难困苦,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在危机挑战面前要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要冲锋在前、决不逃避、一往无前。
立足基层舞台永攀登。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务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呢?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工作多、压力大是常态,工作的“艰苦指数”高,但奋斗的“幸福指数”更高,最需要做好的就是扎根基层、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矢志奉献,乐在艰难困苦的岗位上接受实践考验、经受革命性锻造,始终做到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了磨砺,始终把群众的期盼当成动力,将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成事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坚守做人底线永攀登。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肌体细胞,是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身处日新月异的美好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围猎,党员干部务必要坚守做人底线,永葆重事业、淡名利的平常心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筑牢底线思维,坚守党的纪律规矩等做人做事底线,才能不为噪声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为利益所俘,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职责,进而做到以品行树形象、以实干聚民心、以实绩求进步。
加强家风建设永攀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带头身体力行。家庭这个基础打不好打不牢就会出问题。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领导干部普遍存在治家不严、家教不彰、家风不正等问题。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天天与群众打交道,更应注重家风建设,因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为党为人民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清正廉洁的家风是推进党在基层的各项事业、促进社风民风向善向好的强大正能量,在广袤基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先得从营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风清气正的家风抓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开团)
编辑:赵惜辰 审核 :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