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明星“逃离”直播带货未必是坏事
直播带货的风头仍劲,直播间里却少了许多曾风光无限的旧人。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与直播带货有关的混战和数据依然稳稳盘踞在热搜榜前列。但话题之外、战报之中,热闹的大多是“超头主播”们的,明星主播着实鲜有。2020年曾被称为“明星直播带货元年”。3年已过,曾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军直播带货界的明星们,似已走到纷纷偃旗息鼓的十字路口。曾经明星的尽头是带货,难道带货的尽头则是停播?
直播带货井喷的2020年被称为“明星直播带货的元年”,彼时职业化常态开播的不乏众多耳熟能详的老牌明星,直播频次几乎可以做到每周一播,一些做得好的、起步早的明星,也确实取得了不少的直播带货成绩,挖到了一桶桶的“金子”,引得整个行业和社会注目。
但短短3年后,明星直播带货已经风光不再,甚至不少的明星早已纷纷“逃离”这一行业,未免让人唏嘘。对明星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失落和遗憾,是一种“淘金”窗口的缩小乃至闭合,但对广大消费者和直播带货行业来说,却未尝不是好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直播带货风起云涌才三年,未必就到了行业见真章的最终和关键时刻,但三年来的行业风雨和泥沙俱下的淘漉之后,还是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一个问题——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大抵是没错的。
曾记得,当2020年疫情开始、市场流动明显受阻、直播带货突然火爆,尤其是众多明星纷纷入局直播带货时,很多人都对此充满了期待,认为明星气质好、又有背台词和名人加持,在直播带货上一定更有所建树,比起其他博主更有做大事、做成事的优势。但人们忽略的一点是,虽然网络直播带货进入门槛非常低,但隐形门槛并不低,也就是内在的专业素养未必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没什么要紧,仅凭一腔热情就可以。
随后的事实也进一步证明,网络直播带货其实是有很多潜在严格规则和门槛的。比如在货品的选择和商家的配合上,要有能辨别优劣商家及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不然就极有可能被带进沟里;再比如,在直播间与消费者沟通时,大多时候都是即时沟通和发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身修养,也同样可以造成直播不畅和“翻车”等。
否则,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看破手脚不再买账。今年3月,“20万请曹姓明星带货3月成交278元”的话题曾冲上热搜第一,以及老板支付20万元坑位费邀请粉丝数高达600多万的明星带货,实际成交仅4000元纠纷等,似乎都能从中看到类似原因的影子。
此外,作为明星,其直播带货说到底是利用其名气和人们的信任带货,一方面其更有义务诚信带货,社会对其要求从内心深处也更高、更挑剔;另一方面,明星直播带货本质上是一种广告行为,而广告法等对此也有更严格明确的要求,比如试用才能广告推广效果等,这也是一些明星一不小心就更容易直播“翻车”的原因所在,更容易触发扰乱市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也正因为这样,大批明星不管是出于直播收益考虑,仰或其它因素考量而自觉不自觉“逃离”直播带货,未尝不是一种好现象和行业的自净与回归初心。
比如,这既能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更好归位——明星更好从事演艺而非半路出家粗糙和盲目吸金,带货主播更好专心研究带货;也可部分减少直播带货乱象,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直播带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和积极看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余明辉)
编辑:杜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