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年轻人开始入住养老院,多代同楼的“新实验”
近日,杭州上海等地推出“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项目,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交300块钱的管理费,并且为老人提供不少于10个小时的陪伴服务时间,就能够入住养老机构的免费标间,省去租房成本。据介绍,试点养老机构已有两批15人完成陪伴服务,第三批将招募15到20人。至于陪伴服务的内容,可以是参与各种活动,也可以是陪老人聊天、吃饭、散步等。
旧领域中应当出现新模式,让陪伴“双向奔赴”。从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来看,大部分养老机构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护工人才。年轻人受到传统思想约束,大多数不愿意在养老机构工作,老人们在养老机构普遍比较缺乏精神陪伴,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这种招募年轻人入住,用陪伴代替房租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养老机构存在的痛点问题,跳出养老问题来看这种新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面临的高房租问题,可谓是一种双赢之举。
新模式在旧领域内大规模低成本的复制推广。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具备推广的基本条件的,实质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义工,义工早已经在许多行业内普及了,再进一步想让大量的养老院推广这种创新之举,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对陪伴形式等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用相关管理规定或者细则的形式确定,年轻人对老年人的陪伴主要是日常沟通交流和娱乐,而不是生活起居上的照料,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也具备可行性;要对年轻人设置一定的门槛,对其学历专业等作出基本要求,避免后续工作中出现一些不良事件;要考虑合理收费问题,新模式背后体现着新的工作思路,把年轻人引进养老院,其本质就是一种共享资源,统筹谋划的思路。将养老住房就业等问题协调解决,这种共享统筹的工作思路,多重矛盾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必须做好万全规划。
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吸引年轻人参与养老服务行业,不能仅凭他们的一腔热血和主动投入,需要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通晋升渠道、提高薪资待遇、加强专业培训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让年轻人看到自己在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继无人”的困境。养老机构本身也要帮助年轻人增加职业规划、细化职业分工,让他们找准具体的工作方向,在职业晋升、薪资提高和能力增强等方面找到目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周丽雅)
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