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地评线】河声|“汽车强国”马力全开向前奔

2024-02-28大河网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夯实、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设计和制造品质加快提升、品牌向上取得新进展,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3年累计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年度市场份额达到56%,比上年上升6.1个百分点。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乘用车“小窗口”可以看见一个在“汽车强国”道路上马力全开向前奔的中国。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发达程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1953年7月15日,中国一汽的前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发展的大幕。70年筚路蓝缕,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合资到自主,从落后到领先。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出口接近50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从蹒跚起步,到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不断展现着经济稳中向好的新态势。

  亮眼成绩单,凸显我国汽车工业的充沛动能和强大活力,生动注解我国经济恢复向好、中国制造充满活力。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2023年,我国乘用车累计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更为出色。2023年,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80.6%。中国品牌汽车之所以能墙内墙外同步开花、一起香,原因在于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炼,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外观质量、内在技术品质,以及产业链支撑等方面均能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从数据看发展,中国正向着“汽车强国”一路高歌猛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向未来,中国汽车仍需笃定前行、做大做强,实现新突破、攀登新高度。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在提振需求、稳定工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产能、降本增效,推动协同创新、增强产业韧性、提升整体竞争力。聚力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不断提升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发挥供需两方面优势,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措并举拉动整个汽车工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汽车强国”可期可待。

  一辆辆造型时尚的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在海港里,等待着装船“出海”。这是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的常态化场景。当下,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乘用车出口快速增长,并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实现跃升。步履不停、加速前行,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正开足马力全力前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丁铁)

编辑:杜若森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