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邓小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意涵与实践要旨

2022-10-20大河网

  编者按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推出二十大特别策划——“专家说”,邀请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读报告、谈感想、说体会,畅想和展望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日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小云的文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意涵与实践要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三句话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也明确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为美丽中国建设及各方面实践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升华

  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恩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人与自然看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不仅强调自然的人化(发展),而且强调人化的自然(可持续),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传承与超越

  就像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中国在科学和哲学上拥有她自己的丰富遗产,她的遗产有很多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去建立与自然的新关系。”《尚书》《周礼》《礼记》《孟子》《荀子》《论语》等中国古典文献中都记载有丰富的保全自然生态的思想。在我国西周时期,人们就意识到要保护自然,那时已经做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鹿弭不卵,以成鸟兽之长”。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根源和基础,自然不仅产生万物,而且使万物得以生存。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也离不开自然的庇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阐述,鲜明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不仅揭示了自然对人之生存的基础地位,而且将“发展”置于自然的根基之上,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承和超越。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全面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越来越成为各国各种文献中的高频词汇。但是,面对全球气温升高趋势、气候变异等生态环境危机,作为发达国家的个别大国不是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而是退出气候公约,不愿承担应尽的责任。这些国家的发展观很难说是全面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仍然在加强国内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致力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提出来,这句话分量很重,体现了无比的决心、信心和责任、担当。在国内,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就是为全球环境减负做贡献。同时,在国际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庄严承诺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念,并用负责任的行动切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都设定了自然的限度,是在新的征程上接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的绿色底蕴和高度

  踏上新征程,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对实现新目标的各个重要方面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指明了绿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高质量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绿色是安全、优质、高效的代名词,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要求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质量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和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具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在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统筹城乡全面均衡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保持和发挥乡村的传统优势,彰显乡村的现代魅力,打造乡村新的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包含生活在乡村振兴的美丽乡村中,美丽乡村必然是生态宜居的乡村,而生态宜居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也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提升发展的高度,海绵城市、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和出行方式、适度消费、资源循环等都是这种高度的体现。人们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必然身心愉悦,感到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倍增,这正是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旨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不仅改善自然环境,而且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共促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邓小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法治体系建构”(编号:22A17)】


相关阅读: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张占仓: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姚巧华:开启新征程的纲领性文献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王新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周欣宇:以法治保障发展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涂小雨: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高亚宾: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内涵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范益民: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李龙:国家文化公园对河南文化强省的重要作用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齐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厚植河南担当  

二十大时光•专家说丨师永伟: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百年大党的历史自觉和与时俱进


编辑:梁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